案由: 关于优化余杭区产业基金运作,提升招商引资效能的建议
届次: 十六届五次
领衔人: 胡思新
承办单位: 区国投集团
协办单位: 区财政局、区政府办、区审管办
处理情况: 胡思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余杭区产业基金运作,提升招商引资效能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于完善产业基金相关政策、改进产业引培工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单位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根据《杭州市余杭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关于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与区财政局、区政府办、区审管办三家协办单位商议讨论,现答复如下: 1 构建多元化产业基金体系 1. 余杭区产业基金已与杭实资本、浙大友创、元禾原点等机构或社会资本合作成立低空经济、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专项产业引导基金4支,合计规模35.65亿元。 2. 截至2025年5月,余杭区产业基金与中金资本、君联资本、纳爱斯、京东方等头部机构及链主企业合作设立子基金59支,基金总规模580.40亿元,余杭区产业基金认缴74.23亿元,撬动社会资金杠杆效果显著。 3. 余杭区产业基金参股设立的59支子基金主要投向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等“五大产业生态圈”领域,投资阶段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包括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4. 今年3月6日举办的余杭区产业基金管理人大会,邀请了40余位余杭区产业基金参股子基金管理人参加,共商产业基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区国投集团举办了引资入浙余杭专场活动,邀请了人保资本股权、平安人寿、太保资本等36家省内外金融机构,以及22家区内优秀企业和10家投资机构,推动长期资本与区内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 5. 区国投集团正计划组建1支未来产业基金、1支医疗健康基金,其中未来产业基金基金主要围绕“1+3+X”未来产业体系进行投资,重点支持大模型、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机器人、算力、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项目。其中“1”是“人工智能+”,“3”是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三大前沿风口,“X”包括量子信息技术、空间计算等若干前沿领域产业。医疗健康基金基金重点围绕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医药、智慧医疗等医疗大健康相关产业领域进行投资。区国投集团将通过这两支基金充分撬动社会资本,集中投资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产业集中赛道,进一步完善余杭产业丛林,构建多元化基金支持体系。 2 建立完善的基金管理体制 1. 区产业基金管理人为区国投集团,基金运营团队目前为20人,风控团队为5人,以985、211、QS100本科或硕士研究生学历的90后为主,拥有法律职业资格、注册会计师、CFA等证书的人数接近一半,平均投资经历为5年左右,是一支富有朝气、专业负责的投资团队。 2. 我区现行的产业基金管理办法已较为完善,针对投资决策、投后管理、风险控制、绩效考核均已出台相应管理办法。 3. 区国投集团已针对基金运行建立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对基金业务中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评估与应对,实施动态风险监控,提出解决方案,防范各类风险。同时,集团每年都会委托外部第三方机构对区产业基金进行审计,出具专项审计报告,并及时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 3 实施灵活的容错纠错机制 2. 我区在现有产业基金管理办法中已提出了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单位和个人在区产业基金投资运作过程中程序规范,勤勉尽责,不违反相关纪律法规,未谋取私利的,可以参照省、市相关规定执行。后续若省市政府机构出台容错免责相关实施细则,我区将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专题研究与对接,推动建立相关细则。 3. 区国投集团对产业基金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过程中,结合获取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对风险显著增加的项目进行风险预警。预警项目将由业务人员或审计合规部出具风险情况报告,并调整项目风险等级进行相应管理,重大事项将提交总经理办公会议、党委会进行审议决策,及时实施风险化解措施。 4. 区国投集团定期召开股权例会、投后管理会、评审会、投决会等会议,对投前、投中、投后项目进行分析总结,分享项目成功经验,及时总结不足之处,不断提升团队内部对项目投资的审慎态度和专业能力。 5. 我区为助推更多金融资本、耐心资本、种子基金投向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种子期科技项目,对以增资扩股方式投资符合条件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符合条件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满2年且5年内实际发生投资损失的,按照项目首轮投资实际损失金额的20%给予其管理机构补助,每个项目最高补助300万元,每家股权投资管理机构每年累计补助金额不超过600万元,切实破解投资机构“不想投、不敢投”的困境,助力硬科技成果实现转化。针对“强化服务配套和支持力度”的建议:在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我区给予其总投资或支持金额50%、最高2000万元的资助。 4 强化服务配套和支持力度 4. 今年4月,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的指导下,余杭国投集团举办了“引资入浙”余杭专场活动。活动邀请了36家省内外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22家余杭区优秀企业、10家投资机构代表,活动搭建了企业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平台,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 5. 区府办将依托余省心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做好企业服务工作。推进余杭区金融行业综合党委成立,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6. 区审管办依托线下企业(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和线上“余省心”企业服务平台,推出对外文化贸易等“一类事”,实现金融顾问每日轮岗服务。不断迭代升级线上“余省心”企业(人才)服务平台,一是做强政策服务功能。对接区财政局,从政策汇集、推送及资金兑付等不同场景进一步完善政策服务核心功能,按照余杭区最新产业政策体系,做好政策的分类解读和精准推送。二是拓展增值服务内容。对接各增值服务领域牵头部门,如进一步丰富“余公科创贷”等金融产品种类,对“快易贷”等简易贷款产品,完善线上申请流程,提升平台实用性和使用率;三是加强第三方服务资源导入。结合金融顾问进驻管理经验,围绕法律、知识产权等高频需求,联合相关业务部门,进一步加强社会侧、市场侧服务资源导入与对接,推动更多第三方专业工作人员轮驻,提供更多细分领域的深度服务。 7. 为鼓励公共服务平台参与孵化器建设,我区对经认定为国家、省、市级专业孵化器内公共服务平台的给予运营单位最高500万元奖励。在打造线上服务平台上,鼓励财务、税务、法务、专利、人力资源管理等中介服务机构入驻“余省心”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纳入服务券使用范围。大力引进培育公共服务机构,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升创新载体专业服务水平。下一步,区财政局将配合主管部门结合余杭实际,持续优化升级产业基金运作,有效提升招商引资效能。 感谢您对余杭区产业基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