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 关于帮扶对于年轻人选择数字游民不参加企业组织的现象的提案 |
---|---|
届次: | 十二届四次 |
领衔人: | 虞洋 |
附议人: | 叶凤 |
承办单位: | 区人力社保局 |
协办单位: | 区总工会、区商务局 |
处理情况: | 虞洋委员: 您好!你提交的《关于帮扶对于年轻人选择数字游民不参加企业组织的现象的提案》,由区政府转交我局为主办单位。接到您的建议后,我局十分重视,召开了交办会议,落实了专人和协办单位区总工会、区商务局负责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余杭区紧紧围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始终锚定将新经济新业态劳动者“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的工作要求,通过阵地升级、服务进级、成效提级多维度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向纵深发展。针对年轻人选择数字游民不参加企业组织的现象,区人社、工会、商务局通过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找准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多措并举推动数字游民加入工会、给与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培训,推动数字游民实现高质量就业。 提供就业帮扶,助推数字游民就业创业。数字游民群体作为一个新兴的灵活就业群体,可以为其提供灵活就业上的服务。余杭区打造灵活就业增值服务体系,构筑新经济新业态舒心就业环境。针对灵活就业呈现出的群体青年化、就业灵活化、技能专业化特点,余杭区一园多点模式加快布局“零工市场”,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集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技能培训、补贴申领和权益保障等全流程、闭环服务。目前,全区已经成功打造余杭区零工市场、仓前街道未来社区零工市场、仁和街道零工市场、良渚街道零工市场、闲林街道零工市场等5个零工市场,并计划将零工市场在全区全覆盖。同时,依托各镇街党群服务中心、市民客厅、爱心企业和商户等,积极打造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线下服务驿站。创新探索“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共建模式,在市民客厅、爱心企业和商户等空间植入多个灵活就业服务点位,为求职人员提供饮水、热餐、上网、充电、理发、体检、子女托教等10余项免费即时服务,不定期组织体育竞技、书画培训、交友聚会等文娱活动,截至目前,全区已建成20个服务驿站(国家级驿站1个),累计提供综合服务13万余人次。 针对数字游民中在校学生这个群体,余杭区聚焦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需求,为其提供见习机会。积极开展全区就业见习基地建设,着力提高就业见习岗位质量,2024年以全省民生实事为契机,全区新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100个。通过开发一批多元化、高质量的见习岗位,满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多元化的就业见习需求,更好发挥其所学所长。 灵活建会形式,吸纳数字游民入会。打破一企一会的组织壁垒,聚焦余杭区澎湃的数字新动能,先后成立了以区内数字经济行业、特色小镇、产业园区等为主体的余杭区数字经济产业行业工会、“数字健康小镇”联合工会和“贝达梦工厂”产业园区联合工会;聚焦快递员、外卖员、货运司机等重点群体,成立一批有鲜明群体属性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组织,如余杭区快递行业工会联合会、余杭区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良渚街道“小哥”联合工会等。数字游民可以以协会组织的名义加入余杭区工会组织。 开展技能竞培,助力数字游民提技。余杭区围绕“八大类”新就业形态群体,依托“职工竞技场”应用场景,深化技能比武促共富。成功举办全省首场网约配送员技能大赛,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网络直播、芯片测试和网络攻防等相关赛事8场,参赛职工500余人次,其中4人获评余杭区技能状元,85人取得高级工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书;2023年培养了人工智能训练师、互联网营销师、电子商务师等数字高技能人才1250人次,培育和造就了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搭建了展示劳动技能、展现职业风采的平台,为新业态就业群体发展多向赋能,为新业态就业群体发展多向赋能。数字游民协会可参与余杭区的数字技能竞赛,我们相关部门将给予竞赛场地、资金、荣誉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参与共建共享,发挥数字游民优势。为积极营造社会各界理解、尊重、关爱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良好氛围,余杭区出台“暖蜂十条”专项举措,进一步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动力。利用新就业形态劳动群体走街道串巷、机动灵活的优点,组织骑手等新业态劳动者积极参与防范电信诈骗、疫情防控、防暑降温急救等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其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推行“小哥找茬”在线处理平台,通过支付宝平台、“小哥找茬”小程序,在线化解送餐送件、交通出行、消防安全等“关键小事”。同时,小哥们还可通过上报问题、自主办理等获得相应积分奖励,用于兑换充电宝、话费、骑行雨衣等物品,实现城市管理者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双向奔赴”。 按照《余杭区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会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的有关要求,重点聚焦数字经济领域新业态劳动者群体,因地制宜创新组建模式和建会方式,最广泛地把流动分散的新就业群体组织到工会中来。余杭区向数字游民抛出橄榄枝,吸纳更多的数字游民加入工会,感受“娘家人”的温暖,让更多数字游民找到直面生活、拥抱未来的“软实力”,迸发出更强大的奋斗内驱力,为社会创造出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