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高原之上建高峰 需要“高看一眼”“多走一步”
届次: 十二届四次
领衔人: 张峰
承办单位: 区科技局
协办单位: 区经信局
处理情况: 张峰委员:您好!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我们收到编号为63号的政协提案后十分重视,专题召开提案分析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并责成相关科室负责协调办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余杭区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在各部门、平台(镇街)、园区、协会及中介的共同努力下,余杭区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023年余杭获省科学技术奖30项,实现“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三大奖项大满贯,连续三年捧回“科技创新鼎”。 成绩的背后是创新驱动力的集聚。余杭依托省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科研院所,围绕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算法模型、数据标准、应用技术等重要环节,突破一批关键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原动力。2023年,之江实验室入选首批国家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良渚实验室成功打造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湖畔实验室主体完工,浙大超重力大科学装置成功结顶,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顺利实施。 创新引擎动能强劲,余杭企业持续迸发创新活力。除了阿里巴巴全球总部、字节跳动华东中心、快手浙江中心、vivo全球AI研发中心、OPPO全球移动端研发总部等数字经济头部企业的强力牵引,更有细分领域佼佼者慧博云通、申昊科技、同花顺,余杭新星三维数字化设备供应商思看科技等企业的持续发力。2023年,余杭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64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734家,数量均列全省第一,实现了“量”与“质”的提升。 聚焦“最后一公里”,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揭牌运营,提供专业化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成立专门机构对接服务保障科研重器发展,推动科技成果就近就地转移转化。 在高原之上建高峰 需要“高看一眼”“多走一步”方面我区从以下几方面做了积极探索: 一、“抬头高看一眼”,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 余杭科技局加快数字政务本地化服务,搭建余杭科技服务平台,首发超2000家高新企业CEO入驻! 平台邀请到长期深耕数字基建、企业管理、税务辅导、跨境服务、银行贷款、券商融资等领域的众多国内、省内知名优质服务机构入驻,结合线上咨询、线上直播分享、线下小型沙龙等多种活动形式提供服务。 平台成为余杭区科技政策发布、咨询、解读、申报的重要渠道,肩负起政策快速、精准、带响应式传递的基本职责。入驻平台的企业将会在新政策出台后,第一时间收到钉钉消息通知提醒,避免企业遗漏任何相关的政策,做到让企业“应享尽享”。 余杭科技服务平台将深耕余杭、立足科技、着眼高新,为区内科创企业提供更优质、更贴合、更全面的发展服务。 余杭区发布《余杭区关于聚焦打造“五大产业生态圈” 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启动“升级版”链长制工作,着力打造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余杭区产业发展步入从“链”到“圈”的发展新阶段。 余杭区与15家单位围绕助力余杭“新中心”建设就创新成果转化、产业互联网加速、国有资本助推分别签约;启动了“新中心”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赋能行动和“E企成长”服务企业专项行动,并向驻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创新促进中心授旗。? 余杭区人民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全方位战略伙伴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推进重大科研、打造高能级产业生态圈、构建高层次人才蓄水池、支持数字经济新业态等十个方面深化合作,携手共建高品质城市新中心。 二、“融合多走一步”,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 余杭区人民政府2023年10月9日印发了《余杭区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主要目标通过全面推进“玉鸟计划”,聚焦科技成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侧市场化配置、服务侧体系化重塑,加速打通科技成果产业化通道,构筑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到2025年全区科技成果转化活跃度、技术转移能力明显提升。 ——成果供给质效持续提升。高能级创新载体集群建设初见成效,省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高校科研院所等构建的创新矩阵引擎作用更为显现,每年发布可转化科技成果不少于300项。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6件。 ——项目落地攻坚稳步推进。项目到企业的产业培育体系更为完善,创新引领效应凸显,每年支持不少于100个成果转化项目落地,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0家。 ——公共平台服务加快完善。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项目谋划、招引、推进机制不断健全,推动全域全方位成果转化公共服务持续提升,累计引进培育具有影响力的公共服务平台10个。 ——大孵化器迭代深入优化。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组织体系网络化、创业服务专业化、资源共享国际化的孵化载体发展局面,全区新增孵化载体80个,新增物理空间500万方。 ——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夯实。创新转化人才蓄水池“余杭样本”进一步深化,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更为积聚,累计引进项目顶尖人才100名,每年引培成果转化员500人、技术经纪人50人。 ——科技金融赋能成效显著。科技金融服务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产品与服务更为丰富,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更加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达20亿元。 下一步我区将聚焦“玉鸟计划”,以“开局就要奔跑、起步就要跃进”的奋进姿态,着力打造更多具有余杭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奋力扛起“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大区担当. 再次感谢您对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大力支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