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关于借鉴德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搭建企业领办型数字科研平台的建议
届次: 十二届四次
领衔人: 宋杰
承办单位: 区科技局
协办单位: 区经信局
处理情况: 尊敬的宋杰委员: 首先,我们衷心感谢您对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与支持,并就您提出的《关于借鉴德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搭建企业领办型数字科研平台的建议》提案表示高度重视。经过我局与区经济和信息化局的认真研究和讨论,现将有关情况和后续工作安排回复如下: 您的提案深入剖析了我区当前产业创新存在的问题,包括创新平台的布局、科研成果的产业匹配度以及创新主体的动力问题,提出了极具前瞻性和操作性的建议。特别是借鉴德国经验,建设企业领办型数字科研平台,对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资源配置、加速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推动龙头企业创建联合体。创新联合体是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任务为牵引的一种任务型、体系化的创新组织。目前,余杭区已有阿里达摩院、中电海康等“链主”企业牵头成立的创新联合体16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15家,总数位列杭州区县(市)第一。我们将积极借鉴德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区实际,鼓励和支持领军企业或骨干企业作为平台领办方,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创新主体,共同聚焦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共性问题,积极向上申报市级以上企业创新联合体。 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今年我区发布了余杭区构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行动计划》,即“玉鸟计划”,该计划的核心是构建完善以人才驱动为内核,科研侧、企业侧双向奔赴,园区、平台、金融、服务四位一体,形成“一心两翼双向四方”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针对科研成果与产业匹配度不足的问题,我们将推动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科研立项机制,强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项目合作,确保科研方向与产业需求高度契合。同时设立总规模不低于20亿元的余杭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池;引导金融机构支持转化项目,鼓励投资机构投早、投小、投转化,以数字化管理和清单化对接。 三是优化政策激发创新动力。今年我局针对成果转化已牵头出台了《余杭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同时对服务券、服务商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下一步我局将抓住区“黄金68条”政策的修订契机,协同区财政局、区经信局等部门,研究制定更有力的政策措施,如房租补贴、创新奖励等,为企业创新提供更直接的支持。同时探索创新风险共担机制,减轻企业研发投入的后顾之忧,增强其持续创新的信心与动力。 四是推动企业主导型合作模式。让“产学研企”充分结合,需要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搭建成果转化精准对接平台。作为首选地建设的核心支撑平台,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以下简称杭转中心)于去年6月在杭师大产业园正式揭牌。下一步我们将联合杭转中心,进一步推动实施“企业出题,高校揭榜”机制,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提出研究课题,面向全社会征集解决方案,形成开放式合作生态。建立产学研合作优选机制,确保合作双方资源互补、目标一致,通过定期交流会、联合研发中心等形式,深化合作层次。 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我局将持续致力于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余杭成为数字经济创新高地。期待与您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开创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新局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