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 大病不出区,小病在社区 |
---|---|
届次: | 十二届四次 |
领衔人: | 医药卫生界别 |
附议人: | 林勇强 |
承办单位: | 区卫生健康局 |
处理情况: |
医药卫生界别委员: 您好!您提交的《大病不出区,小病在社区提案》已收悉,现将提案办理回复如下: 区卫生健康局锚定“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目标,紧扣人民群众需求期盼,全力推进舒心就医工程推进“528专项行动”(即深耕“看好病、好看病、少生病、更健康、聚品牌”五个赛区,实施“双十计划”和“八个专项行动”),不断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 一、实施“健康惠民举措”,服务更优质。 1.开设区疑难病诊疗中心。组建第一批名医专家库名单共计138人,其中上海专家6名,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明确第一批准入病种及手术(操作)目录180余种。 2.新建10个省市名医工作室。邵逸夫医院心血管内科与区二院签约,成立“傅国胜名医工作室”;上海长征医院皮肤科与区二院签约,成立“潘炜华教授名医工作室”。其余名医工作陆续对接中,计划5月底前全部挂牌并正式运行。 3.开通3辆5G健康共富直通车(流动医疗站)。有效解决部分困难群众,尤其是我区西部山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障人、两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就医“最后一公里”。计划5月底前投入使用。 4.升级全区“双向转诊中心”。迭代升级“双向转诊平台”,信息实时可见;医共体总院开展“转诊中心”一站式服务,2024年一季度区属医院出院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2.14%。 二、开展“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诊疗更放心。 1.提升医疗资源合作质效。深化区一院与浙大一院全面合作,开启区三院与市一医院第三轮全面合作,以“2+3+3+6+7”合作新模式引领重点学科快速发展。同时,浙大口腔余杭诊疗中心、浙大二院骨科余杭中心、浙大儿院唐兰芳小儿呼吸名医工作室、董关萍小儿内分泌名医工作室、邵逸夫医院陈恩国名医工作室落户余杭。 2.推进流动急救站建设。不断新增急救站点,形成“1个分中心—4个急救站—9个急救点”的三级网络布局,实现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小于11分钟。2023年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救回19人,2024年1月-5月9日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成功救回16人,居省市前列。 3.推进高水平区级强院建设。着力打造区域医学高峰,做强做优7个区域诊疗中心,区一院骨科、区二院呼吸内科、区三院心内科、消化内科4个重点学科列入市级重点学科建设。“学术攀登月”举办学术活动103场培训8474人次。 三、开展“全周期健康管理提升专项行动”,人人享健康。 1.优化大健康治理体系。召开2024年健康余杭建设工作会议,制定2024年健康余杭工作要点,编制《2023年健康余杭建设进展状况报告》。 2.深化健康杭州示范标杆区建设。启动实施健康乡村共富“101”工程,健康乡村共富项目拟列入年度区乡村振兴十大项目计划。启动2024年“一镇一品”项目、健康单位、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组织申报健康中国实践典型案例。启动年度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四、健全困难救助兜底机制,看病更保障。 1.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医疗费用负担封顶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通过多部门协同化解困难群众高额医疗费用负担问题,确保我区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综合保障率达到90%,有效降低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2.大力发展惠民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西湖益联保。2023年度余杭区“西湖益联保”参保人数达49.03万,保费6784.62万,参保率为50.11%,位列全市6位。截止2023年12月31日,赔付6440.09万元,赔付率达94.92%。2024年度余杭区“西湖益联保”参保人数达到55.89万人,投保率达53.24%,位列全市4位。 3.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已纳入2024年度浙江省民生实事项目,余杭区长护险参保人数目标数为90万人。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关注、支持医疗卫生健康工作。 单位:杭州市余杭区卫生健康局 负责人:陆永林 经办人:叶辰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