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 关于加强我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 |
---|---|
届次: | 十二届四次 |
领衔人: | 李卿 |
附议人: | 何炎祥 |
承办单位: | 区教育局 |
协办单位: | 团区委、区关工委 |
处理情况: |
尊敬的李卿委员: 您好!您的提案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全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收到提案后,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认为您的建议对于指导我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很好的现实指导意义。结合您提案的一些建议,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余杭区教育局始终坚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统筹推进“阳光心育工程”,全面构建属地部门联动的心育护航体系,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截至目前,累计创建浙江省心理辅导示范点学校12所、浙江省心理辅导标准化学校69所,培育市级家庭教育种子讲师102名,75所中小学100%通过省级数字家长学校认定,余杭区心理成长中心还于近日高质量通过省级评估验收。近三年,余杭区中小学生因心理健康引发的意外事件逐年下降,创历史新低。 一、构建护航体系,精心守护 (一)织密“心育网格。出台《关于教卫镇街联动推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余杭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两中心一平台”,即教育部门主导的宣教中心、卫健部门主导的诊疗中心和属地镇街负责的12个心理危机干预平台,全方位、立体式实现网格化心育管理。针对重点学生建立“家长、班主任、任课教师、阳光同伴、心理教师”五位一体的“心理导师”机制,创新实施心理档案升学贯通移交机制,确保高危学生心理动态持续跟踪、常态分析、及时干预创设有利条件。 (二)绘制“心育地图”。制定《余杭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图》《余杭区各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人员联络图》,围绕青少年学习生活7大场景,14个问题,编制危机干预推演脚本,畅通家庭、学校、社会、医院和属地镇街心理健康促进与精神障碍发现、转介、诊断治疗渠道,做到精准性评估、时效性转介、有效性诊疗,完善高危儿童青少年帮扶闭环机制。 (三)明晰“心育清单”。印发《心理健康及家校沟通工作落实情况专项督查表》,条目式落实学校、班主任、心理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职责清单58条,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对标对表、挂图作战。成立余杭区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专班,设有3支业务指导组,强化专项督导,考核驱动,确保各项工作精细化推进、精准化落实。 二、建设护航阵地,同心守护 (一)坚守学校阵地,在五育并举上聚力。设置“朗读亭”、“心理信箱”、“知心小屋”、“阅读吧”等走廊“口袋空间”120余个,拓展校园释压空间同时,不断丰富校内释压活动,每天保障学生不少于1小时校内体育活动时间,每周不少于1节科创、劳动课,每学期至少参加1项校级及以上的展示活动,努力为每位学生寻找自信爆发点。在五育并举上聚力,在树立自信中释压。 (二)坚守家庭阵地,在家校共育上合力。灵活搭建家长学校各类平台,开展“学校家庭日”“家长课堂”“家长帮帮团”“订单式家访”等活动,多维立体打造余杭共育品牌——“阳光成长陪跑营”,强化家长在家校共育中的主体责任。依托“乐家校”数字化应用场景,丰富家长课程、心理课堂、活动广场、好书分享等模块资源,增加家庭教育资源供给。截至目前,培育家庭教育指导师102名,全区177所中小学、幼儿园100%开设家长学校、75所中小学100%通过省级数字家长学校认定、3项市家庭教育校本精品课程。 (三)坚守社会阵地,在课外实践上发力。整合“第二课堂基地”等社会实践资源,多维创设中小学课后实践空间,成立余杭科创教育研究院,认定挂牌22个研学基地、2个营地、8个校外劳动基地,实现全区中小学校内劳动基地全覆盖。基于儿童青少年兴趣爱好和个性需求,构建课外实践课程,引导学校和家庭带领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到形式多样的研学实践活动中去,陪伴学生在研学实践中增长本领、拓展视野。 三、完善护航路径,尽心守护 (一)落在“细”上,一张“清单”联动覆盖。直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资源短板,在各校解忧信箱、心理教师电话等自有资源基础上,制定全区共享的《余杭区中小学生阳光共育服务清单》22项,引进属地医疗机构、线上服务平台、心理服务热线等各类社会心理干预服务资源,进一步丰富本校服务清单,拓宽学生、家长求助通道。 (二)落在“实”上,一场“宣讲”集中引导。整合关工委、卫健、学校等校内外心理宣教力量,开展心育进校活动。目前有公益性心理及家庭教育讲师76人,面向家长可选课程41节,面向学生可选课程55节,全年各校累计开展宣教活动400余场。聚焦开学季、考试季、等重要时间节点,针对性推送系列“余心微课”,编制“考前八问八答”清单,帮助考生和家长正确面对考试,科学调试心态。 (三)落在“活”上,一个“集市”多维服务。打造共享成长空间“余心集市”。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推出24项余心学生服务活动,实现活动进校、活动流转、活动服务;依托专职心理教师队伍,推出一人一课,实现菜单式心育课程服务;落地区心理成长中心平台,打造多维学生活动空间,实现心理咨询、生涯规划、心育展出等多维度进校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制定实施《余杭区关于学生非正常死亡防控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学生非正常死亡防控工作联动机制、 建立健全各部门齐抓共管学生安全工作格局,持续压紧压实学校安全责任,全力做到“求助有门、助人有方、受助及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尽最大努力为余杭学子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