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 破除城郊偏见,加强余杭区城市第三中心形象建设 |
---|---|
届次: | 十二届四次 |
领衔人: | 曹林 |
承办单位: | 区委宣传部 |
协办单位: | 区文广旅体局、区融媒体中心 |
处理情况: | 曹林委员: 衷心地感谢您对余杭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关心关注,现就《破除城郊偏见,加强余杭区城市第三中心形象建设》提案对您进行回复。 区划调整以来,余杭区委一直致力于城市重要新中心的建设,提前谋划,精心做好第三中心顶层设计。2022年,余杭区委第十五届六次全会提出了“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提出建设创新活力之城的新中心、历史文化名城的新中心、生态文明之都的新中心和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新中心。2023年,余杭区委提出“打造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开启世界级城市中轴线方案设计招标,聚焦打造市民公园、国际商务区、未来总部区、艺术文化商业街区和滨水文化区五大城市功能板块,推动一系列工程落地开工,并在2024年3月成立了城市中轴线领导小组。跨部门协调,加强城市重要新中心形象建设,余杭一直在路上。 以强有力的宣传促进城市重要新中心形象全面提升,开发特色文化资源IP成果显著。2023年,区委宣传部积极联动上级主流媒体,围绕首届良渚论坛举办和亚运火种采集保障两大“国字号”任务、全省经济总量第一、世界级城市中轴线等主题,在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浙江日报、浙江卫视、杭州日报等中央省市媒体刊发《亚运火种汇聚文明之光》《总量稳居全省第一,余杭凭什么》《杭州城市新中心中轴线设计方案出炉》等重点报道2000余篇(次)。指导区融媒体中心融媒传播矩阵全线发力,电视新闻作品在央视累计播出400多条,其中《新闻联播》播出31条,做到了“天天见央媒、周周上央视、月月有联播”,铺天盖地的宣传声势从经济、文化、生态、民生各个方面全面展示了余杭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的生动图景和良好成果。截至目前玉鸟集已入驻100余个知名品牌,日接待量1.6万人次,月销售额超1800万元,获评第三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瓶窑“非遗民艺创客中心”带动文创相关产值3000万元;闲林埠文化休闲街获评2022年杭州夜间经济集聚示范区,全年销售额破亿元。2023年区文广旅体局推出“溯·文明圣地之旅”“品·径山禅茶之旅”等四条亚运主题游线,拍摄《相约亚运 嗨游余杭》Citywalk城市探索营,邀请文化专家、科创专家、明星主持人走读亚运线路,曝光量超1200万次。 下一步余杭区委宣传部将积极联动区内外媒体和自媒体,围绕余杭重大项目建设签约、“两廊一轴”蓝图最新进度、“十大工程”建设、科创企业典型案例、“良渚论坛”开展报道,在社交媒体广泛推送,展现余杭经济向好、城市界面焕然一新的好景象,增强民众对余杭作为城市重要新中心的幸福感和归属感,让好民生成为真正的城市好口碑。指导区融媒体中心以“看余杭”客户端为重点,报纸、广播电视、“两微一端”等融媒传播矩阵全线发力,不断创新表达方式,提升传播质效,全力讲好“大区挑大梁”的精彩故事,为余杭高质量发展扛起大区担当贡献宣传力量。 开放打造余杭特色文化标识,全面展示余杭文化创意成果。我们将制定出台《良渚文化大走廊“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配套政策细则、《良渚文化大走廊“文化+”人才项目评定管理办法》,开展区级文艺发展基金申报评审工作,以政策为引导,推动更多文化IP转化和输出,以市场化的方式让余杭可感知,以科技及数字化手段将余杭城市形象融入生活。 联动文广旅体局,挖掘地域特色打造“文旅IP”,设计特色活动打造“文化IP”。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借力“考古热”“博物馆热”新风尚,以历史文脉+景区景点+城市记忆为载体,推广CITYWALK之旅精致产品,打造新中心全域旅游空间。结合音乐会、生活节、创意集市等活动,推出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短视频产品,在社交媒体广泛推送,有效拓宽受众群体,将余杭特色文化IP打卡融入当下年轻人Z世代的潮生活当中。 再次感谢您对余杭的关心关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