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 关于建议打造安心之境、让余杭成为科技人才新家乡的提案 |
---|---|
届次: | 十二届四次 |
领衔人: | 汤江波 |
附议人: | 董宇宸 |
承办单位: | 区科技局 |
协办单位: | 区委组织部、团区委 |
处理情况: | 尊敬的汤江波委员: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余杭区科技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并对如何留住人才、营造科技人才关心关爱环境提出了宝贵建议。我局收到提案后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并会同区委组织部、团区委协同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余杭区坚持人才引领、强化创新驱动,为浙江打造各类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贡献余杭力量。2023年全区人才总量突破40万、占常住人口近三分之一,人才工作持续名列前茅,带动实现GDP2936亿元、同比增长8.5%,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998亿元、同比增长11.9%,总量均重回全省第一;完成财政总收入80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417亿元、位居全省第一,且增速均达两位数以上,实现了高基数上的高增长。 一、关于应多关注广大基础性科技人才发展的问题。余杭区坚持以事聚人,为广大基础性科技人才搭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舞台。一是在政策体系上,优化调整人才政策“黄金20条”,做好人才薪酬补助、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扶持政策指导意见、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办法等政策的起草、修订和出台工作,加强区内各园区人才政策宣传力度,由区委人才办联合各产业平台、各镇街面向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建立人才政策咨询群,组织人才政策讲解团,定期赴重点园区开展人才政策集中问答和讲解,将政策送到广大基础性科技人才手中。二是在服务体系上,通过链接法律、金融等专业化市场服务资源,探索组建“人才基金”,做强以科创金融为特色人才增值化服务,关注人才住房、子女就学等关键小事,为广大基础性科技人才排忧解难;优化升级“余才e点”“余才e算”数字化人才服务体系,提升人才服务国际化、数字化水平。三是在氛围营造上,推行“雨露荟”人才服务月历机制,加强对人才活动的分类管理和指导统筹,突出活动、服务实效性,鼓励市场机构举办赛会活动,对企业围绕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等举办的各类促进产业发展的活动给予补助,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和生活氛围。 二、关于营造关心关爱氛围,聚焦打造科技人才安心之境,真正将人才留住的问题。余杭区坚持双向奔赴,持续涵养“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好生态。一是搭建青年人才交友平台。持续聚焦青年交友需求,通过“亲青恋”平台发布联谊交友活动,精准有效开展“线上+线下”交友活动,今年来累计审核“亲青恋”会员注册信息上百名。发挥群团组织整合资源优势,联合打造“相约余杭 爱达未来”区级青年交友品牌,通过组建红娘队伍,成立交友基地,优化线上管理平台,树立文明、健康、理性的婚恋交友观、家庭观等,进一步拓宽青年朋友圈,扩大青年婚恋交友活动覆盖面。二是深化智库合作,利用好区内青年发展问卷调研数据中的交友板块,针对性分析青年交友偏好,探索青年在工作繁忙、社交圈小等限制条件下的交友途径,以建设功能性基层组织、枢纽型青年之家、活动型青年社团、互动式网络社群为抓手,广泛搭建“青年夜校”等青年学习交流平台,带动青年文化交流活动兴起,营造良好的社交氛围。三是搭建青年人才交流平台。深化实施“鸿鹄计划”创新领航行动,依托余杭青年商会开展欧洲、北京等地国内外考察交流、培训等活动;举办青年英才创新创业交流会、“创业之我见”圆桌论坛等讲座、沙龙活动,拓展多元服务,让青年服务“更多、更新、更智”。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谋人才就是谋未来。余杭区将坚持以人才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激活新质生产力,让有志在余杭发展的青年科技人才能够安身、安心、安业,为在余杭干事创业的科技人才打造安心之境,让余杭成为科技人才新家乡,努力为浙江打造各类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作出更大贡献。再次感谢您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支持和意见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