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建议将抑郁症检查纳入学生定期体检
届次: 十二届四次
领衔人: 张瑛
附议人: 陈树坤, 叶凤, 董宇宸, 于蕾
承办单位: 区卫生健康局
协办单位: 区教育局
处理情况:

尊敬的张瑛委员: 您“关于将抑郁症检查纳入学生定期体检的建议”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专题研究,有关办理情况如下: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杭州市委市政府印发《杭州市青少年阳光成长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余杭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提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2023年卫生和教育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教卫镇街联动推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共同构建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涵盖了部门间的紧密合作、心理筛查、健康教育和服务闭环等多方举措,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一)构建体系,部门联动 强化镇街与部门间的协同机制,构建全区心理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与干预处置一体化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初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及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 区卫生健康局细化完善《儿童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图》,围绕青少年学习生活7大场景、14个问题编制危机干预推演脚本,以演练促机制完善,畅通家庭、学校、社会、医院间沟通、转介、诊疗渠道。加强儿童心理咨询及专科门诊建设,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标准与规范,不断提升儿童心理健康诊疗能力。医疗机构实施“心理健康知识进校园”活动,与学校紧密合作,开展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区教育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心理健康监测机制,完善心理预警与干预措施,建立多方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教育规范心理咨询辅导服务,定期提供业务指导和技能培训;将心理健康工作纳入我区学生非正常死亡防控的核心目标,并积极开展学生轻生自残事故的防范与治理行动。 教育、团区委等有关部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社工组织和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和救助网络。区政府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纳入镇街部门的考核任务清单。   (二)增强心育,多措并举 学校落实中小学每班每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少于2课时,在开学第一周开展心理健康主题科普宣教活动,组织心理辅导活动课、团体辅导、心理专题讲座或主题班会活动,帮助学生及时缓解新学期的心理压力。通过固定学校心理辅导室开放时间、公开心理求助热线、生生知晓学校心理教师电话和区心理成长中心咨询电话等措施确保引导疏导到位。 落实双减工作,通过开足开齐义务教育课程、开展开学适应活动、弹性检查寒假作业、规范考试管理、压减考试次数、开学两周内不组织各级各类考试等措施,确保重点干预到位。强化家校协同,畅通家校沟通多元途径,确保风险化解到位。   (三)落实筛查,持续关注 在2024年春季开学前后,区教育局迅速启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确保全员筛查的精准性,顺利完成了对11.62万中小学生的心理筛查(包括抑郁量表筛查)。全区共筛查出重点学生628人,针对这些学生学校建立详细的个人档案,并逐一进行入户面访和面谈。同时为这些重点学生量身定制了“心理导师”机制,该机制涵盖了家长、班主任、任课老师、阳光同伴和心理教师,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支持体系。持续关注学生在学业、寝室关系、同伴交往和家庭关系等方面的情况,确保对重点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持续跟踪、常态分析和及时干预。 (四)强化队伍,闭环服务 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队伍建设,2024年我区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比例达到95%。依托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两中心一平台”(心理成长中心、心理诊疗中心和心理危机干预平台),卫健部门专业力量延伸服务,开展线下公益心理咨询及诊疗一体化服务,配套开通“余心热线”,开学前后累计开展面辅4次,热线接听260余次,成长中心接待来访63人,成功转介3人。分镇街组建12支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对困境青少年监护环境、家庭监护状况进行全面精确评估与常态跟踪关注,于开学前成功挽救疏导高危个案1例。 单位: 余杭区卫生健康局 负责人:陆永林 经办人:张宝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