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关于建立生命健康产业集群的若干建议
届次: 十二届四次
领衔人: 冯魏
承办单位: 区经信局
协办单位: 区税务局、区科技局、区卫生健康局、区财政局、区委组织部
处理情况:

尊敬的冯魏委员: 您提出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是省市重点打造的万亿级产业,也是余杭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余杭区立足创新药研发、高端医疗器械、数字+生命健康三大主要方向,数字赋能做强优势赛道,向深拓实完善集群生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建设产业集群方面,余杭区已有如下工作举措: 一是制定集群方案,成立行业协会。2023年,余杭区入选“浙江制造”省级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协同区,我区制定了《浙江制造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协同区创建行动方案》,方案中,以规上企业营业收入、规上企业数量、年营收10亿元以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为主要指标,分别设定2023-2027年集群发展目标;实施招大做强、企业优强等六大行动;设立优质企业培育、重大项目建设、科研项目攻关、人才团队引育、科创平台构建五张清单,力求将我区打造成规模逐步扩大、公共配套完善、高端要素集聚、数字应用领先产业生态活跃的产业高地。成立余杭区生物医药行业协会,搭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目前已有95家会员单位。通过举办重大活动、产业链对接会等,为企业交流、行业分享和人才互动等方面提供发展平台与成长空间。 二是打造产业园区,引培龙头企业。坚持“两翼引领、多园协同”,突出良渚生命科技小镇、数字健康产业园“2”个平台引领效应,形成未来科技城健康谷181园区等“N”个医疗器械示范园区。良渚生命科技小镇上榜2023中国生物医药科创价值榜最具成长性园区TOP30,并被认定为“全国生物医药企业平台理事单位”,培育生命健康产业类省级孵化器2家、市级1家;数字健康产业园重点引进高端医疗器械、智慧医疗等相关产业,落地张伯礼智慧健康创新实验室等优质项目。 三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积蓄产业动力。支持良渚实验室、浙大余杭脑机交叉研究院、超声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涿溪实验室等8个平台化创新载体集群建设,发挥省级智能诊疗、智慧医疗两大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技术研发、成果转让、人才培养等维度生态集聚作用。2023年,生命健康领域入选省“尖兵”“领雁”计划7项,6家企业参与生命健康相关成果攻坚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3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目前我区拥有生物医药领域省级企业研发机构60家。生物医药领域累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首台(套)项目5项。 四是完善政策体系,做好企业服务。政策扶持上,出台区级生物医药产业新政,针对临床期长,风险高等痛点,对开展临床试验的化学药、生物制品、中药等自进入临床期起,符合条件则给予最高800万元资助预拨。结合“独角兽”、“双百”企业、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扶持等系列政策,量身定制生物医药领域条款,覆盖企业初创、成长、成熟三个阶段在研发、设备购置、厂房投资、产品上市等方面的全要素需求。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与生命健康产业相关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小微企业所得税及“六税两费”减半等政策,利用钉钉征纳互动平台、短息、上门走访、座谈会、线上线下培训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辅导,积极税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服务协同上,围绕企业创新研发、临床试验、注册报证、产线落地、市场推广、品牌营销等全线需求,办好“十链百场万企”对接活动。 但我区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仍面临着很多问题,整体产业规模仍偏小,大部分生物医药企业仍处于研发孵化阶段,具有较强行业影响力、产业带动力的龙头企业不足;发展空间上,受规划、环保等因素影响,缺乏充足的生物医药产业化土地。围绕您提出的四条意见,结合我区的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发展情况,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 一、提升产业规模质量。加快推进“小升规”、“服转工”,做大规上制造业企业“蓄水池”。发挥数字经济与生物医药创新资源优势,突出“BT+IT”产业特色,围绕服务型制造企业培育生物医药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二、优化产业主体培育体系。继续强化重大项目招引落地。加快实施“双百”、“专精特新”、“独角兽”等产业政策,促进创新成果转化。推动微泰医疗、奥默医药、强脑科技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三、健全研发创新生态体系。加快推动良渚实验室、之江实验室数字健康成果转化基地、张伯礼智慧健康创新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推进关键技术攻关。鼓励区内的生物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打造一批生物医药领域的联合实验室、产学研合作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四、强化土地资源保障体系。深入实施新制造业计划,深化工业低效用地全域整治,重点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工业园区有机更新,推动园区运营管理从供地向供楼转变,鼓励采用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及先租后售等方式供地、供应标准厂房。 五、夯实关键要素支撑体系。聚焦智力体系支撑、金融体系创新、科学技术创新等三方面,加快形成“以人才带项目、以项目聚人才”的良性循环。加强行业性公共服务支持,聚焦制造流通环节,深入实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MAH)、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引进培育一批CRO、CSO企业和QC、QA、RA等专业服务团队。 最后,感谢您对余杭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您一如既往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单位:区经信局 负责人:李晓琦 经办人:杨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