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和宣传好大运河文学文化,赋能余杭区大运河文化品质高质量建设
发布时间:2024-01-15 00:00
信息来源:
浏览量:
案由: |
充分挖掘和宣传好大运河文学文化,赋能余杭区大运河文化品质高质量建设
|
届次: |
十二届四次tr>
| 领衔人: |
|
承办单位: |
区文联
|
协办单位: |
区文广旅体局、区委宣传部
|
处理情况: |
金旸代表: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余杭区文化建设的重视和关心!
您在提案中多次强调高质量建设大运河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肯定余杭区围绕大运河文化所做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指出当前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并针对性给出了三点重质效、立长远、谋发展的宝贵建议。我们十分重视,召开了交办会议并进行认真梳理和研究,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多元形式组织开展文艺活动,展示好大运河文化。2023年6月,组织区摄协带领会员们参与“运河中国”影像大展,通过镜头语言展现大运河的壮丽景色与人文风情,提升参展观众对运河文化的体验感、认同度。2023年8月,组织余杭区美协参与浙江省美协“大运河文化带及美丽乡村”美术采风活动,用画笔捕捉大运河畔的美丽风光与淳朴民风。2024年4月,为庆祝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指导区诗协组织会员在余杭塘河段仓前街道举行余杭区“诗赋大运河·风韵余杭塘河”诗词采风活动,以诗词形式抒写大运河的千年沧桑和余杭塘河的秀美风光,现场也吸引不同年龄层人群参与其中,共话运河之大美。
深度融合创作产出文艺精品,传播好大运河文化。引导余杭作家们身入、心入、情入运河,以大运河为核心题材,创作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如《以桥之名——大运河上的中国文化密码》被浙江省社科联立项为2023年科普著作,通过文字的力量,向读者观众生动述说大运河的历史变迁、文化传承和人民生活,激发其对这条伟大河流的热爱与敬意,让大运河的韵味与魅力永存于世间。
基层联动拓宽工作链条,建设好大运河文化。2023年仁和街道“打造大运河文化带上的耀眼明珠《“仁和水乡”定位策划》项目”顺利结题,打造大运河文化带发展新名片。普宁村每年举行以“赏牡丹、识英雄、观民俗”为主题的牡丹花会,是运河沿线乡村独特的民俗节日。2023年12月仁和街道冬捕节暨首届渔文化国风生活嘉年华活动举办,在三白潭湿地大潭上演着一年一度的冬捕盛景,现场一派“鱼跃人欢”的丰收景象。2023年良渚街道为传承保护大运河,助力推广运河文化,举行“运河泱泱”系列活动,让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更加深入人心。
再次感谢您对我单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您能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也将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挖掘和宣传好大运河文学文化,为高质量建设好大运河文化贡献文艺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