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余杭落地“数实融合”创新试点,打造新场景概念策源地,拓宽内容新形式创作创新空间的系列建议
发布时间:2024-01-15 00:00
信息来源:
浏览量:
案由: |
关于推动余杭落地“数实融合”创新试点,打造新场景概念策源地,拓宽内容新形式创作创新空间的系列建议
|
届次: |
十六届四次tr>
| 领衔人: |
|
附议人: |
沈萍
|
承办单位: |
区商务局
|
协办单位: |
区委宣传部,
|
处理情况: |
谢如栋代表:您在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会会议上提出“关于推动余杭落地‘数实融合’,打造新场景概念策源地,拓宽内容新形式创作创新空间的系列建议”已收悉。经研究,回复如下:当前,全球经济数字化转型不断加速,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商务领域主体庞大、载体多样、场景丰富,是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主要场景。商务部在《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指出,数字商务是商务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因素,是数字经济在商务领域的具体实践,也是数字经济发展最迅速、创新最活跃、应用最丰富的重要组成。余杭积极贯彻落实商务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数字商务方面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有力推动新服务带动新消费,强化数字生活新服务标杆引领,在数字商贸、数字文旅方面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并在2023年底成功创建省级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区。2023年余杭区实现网络零售额2541.87亿元,连续四年位规模位列全市第一、全省第二,在重点生活性服务业上已实现基本数字化。先后被列入商务部电子商务方向政策基层直报点(全省唯一)、商务部第一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此外,区内目前已有4个镇街获评省级数字生活新服务特色镇、5个省级“现代商贸特色镇”,还培育了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3家、国家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1家、省级直播电商基地2个、省级新零售示范企业5家、省级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9家,累计8家次企业(平台)入选浙江省重点培育电商平台名录。具体开展工作如下:一、在“数实融合”创新试点方面。今年4月,余杭区以“国际芯·杭城印·数智汇·市井飨”为愿景目标,在“1+1+5+X”(1个城市级中心商圈、1个城市副中心商圈、5条各具特色魅力带和X个点线结合的商业设施)总体格局引领下,发布了《余杭区商业商圈提升规划三年行动计划》,推出余杭特色品牌“烟火里弄”,并在正式发布了2024余杭消费地图,地图也在高德打车平台同步上线,盘点和梳理了余杭商圈的消费热点和网红打卡点,积极建设“吃穿玩乐逛”全覆盖的文旅新地标。同时,对标全国一流商圈,余杭区设立了最高1亿元的专项支持资金,对相关商业运营主体在推进商业商圈改造提升、“烟火里弄”特色街区创建、品牌集聚和业态提升、积极推进发展夜间经济四个方面给予支持,预计三年内,余杭将形成国际品牌聚集地、时尚潮流引领地、消费创新策源地、营商环境最佳地。2.在拓宽新内容形式创作创新空间方面。网络短视频作为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信息传播方式,近年来迅速渗入文化、消费等各个方面,文化产业是余杭区的重点产业之一,2023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达59.25%,目前共有838家符合国家规定的网络影视机构,年备案剧集近600部,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余杭区一直高度重视短视频内容创作和能力培育,不断建立完善优秀作品创作激励机制。我区目前已建设网络微短剧审查分中心,为本地区微短剧企业缩短审查周期,降本增效;同时将为各类影视剧组提供全方位协拍服务,加速形成地区产业竞争优势。同时,在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正式发布《余杭区支持网络微短剧产业发展财政政策实施细则》,设立2亿元的网络微短剧发展基金,出台剧本创作、取景拍摄、上线播出、研发创新、作品出海等十条“黄金”新政,给予微短剧创作全链路支持,形成微短剧精品化支持体系。3.在打造新场景概念策源地方面。数实融合是数字化技术向非数字实体经济的应用、渗透和重塑。“隐身”于背后的数字化技术供应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是一支非常关键的力量。作为“数字经济第一区”,近年来余杭培育、引进了一批聚焦在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领域、硬件领域、软件领域100余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服务输出能力在全省位于前列。目前余杭已成立区智能制造协会,在梳理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服务商“能力清单”的基础上,谋划资源、技术、能力等领域的“撮合”,不断助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下一步,余杭区将在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上持续发力,依托余杭数字经济产业优势,支持新技术、新模式在商贸、文旅、健康和教育各领域的应用,支持数实融合的业态及产业集聚发展,积极谋划在中轴线区块实施打造数智赋能的“线上商业、线下文旅”创新试点,服务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建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