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余杭发展史上极具考验和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区上下踔厉奋发、笃行实干,紧紧围绕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争当两个先行排头兵的战略目标,统筹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三件大事,付出了最大努力,争取了最好结果,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一、综合实力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202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51.25亿元,可比价增长1.0%。从GDP构成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1.83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339.25亿元,增长0.1%;第三产业增加值2270.16亿元,增长1.1%。全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21年的1.6:13.5:84.9调整为1.6:12.8:85.6。其中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1698.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4.1%。

    (二)财政收支

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671.50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52.93亿元,总量均位列全市第一。从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95.2%,保持较高占比;从主要税种看,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分别为26.1%、28.7%、14.0%

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34.49亿元,预算内用于民生支出239.1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1.5%。在支出结构中,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卫生健康、公共安全、节能环保占比分别为6.1%、9.3%、15.1%、9.1%、2.9%、3.2%。


二、农业和农村

    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3.93亿元,增长2.4%。农业总产值67.14亿元,增长3.0%,其中,种植业产值35.55亿元,增长2.6%;林业产值9.50亿元,增长6.2%;畜牧业产值3.92亿元,增长13.4%;渔业产值12.12亿元,下降0.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6.05亿元,增长8.3%。全域推进未来乡村建设,启动创建未来乡村示范带5条、示范村5个,成功创建省级未来乡村5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3个、特色精品村3个、水美乡镇1个。打造农文旅融合精品游线2条,“径山茶溯源之旅”入选全国茶乡旅游精品线路,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蝉联省、市优秀。


三、工业和建筑业

(一)工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94.44亿元,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242.62亿元,下降0.4%规模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05.48亿元,增长1.8%,占规模工业比重为84.7%。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率43.3%,居全市前列。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43.19亿元,下降0.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21.06亿元,增长4.0%。健康制造业增加值36.33亿元,增长2.8%规模工业营业收入1073.69亿元,同比下降0.7%;利润总额104.11亿元,同比增长19.2%。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0.62%,较上年提升1.80个百分点。

(二)建筑业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45.0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的1.7%。截至年末,全区共有在库建筑业企业218家。全年共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200件,竣工备案157件。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一)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7%。其中,项目投资增长4.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9.2%。高新技术产业投资下降10.9%,交通投资增长2.7%,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长21.2%,工业投资增长9.9%,民间投资增长14.3%,新开工项目(含房地产开发项目)294个。

表1  2022年余杭区固定资产投资情况表

指    标

 2022年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9.7

    其中:项目投资

4.3

          房地产开发投资

19.2

    其中:交通投资

2.7

          生态环境、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

21.2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10.9

          民间投资

14.3

          工业投资

9.9

(二)房地产业

全年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积22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成交金额681.1亿元,同比增长1.7%,成交均价30858元/平方米,同比下降0.9%。其中住宅成交15696套,同比增长4.2%,面积201.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3%,成交均价31715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5%。非住宅成交18.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1%。


、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1.10亿元,增长10.2%,增速居全市首位。新零售引领增长,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476.48亿元,同比增长13.0%,增速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个百分点。全年实现汽车类商品零售额98.60亿元,占限上社零总额比重15.0%,其中限上汽车销售企业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额13.83亿元,增长78.1%。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16.88亿元,增长18.9%。

表2  2022年余杭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情况表

指标名称

2022年实绩(亿元)

2022年增长(%)

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01.10 

10.2

2.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56.98

13.8

 其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

476.48

13.0

 其中:批发零售业

631.17

14.0

       住宿餐饮业

6.73

-5.0

 其中:汽车类

98.60

2.9

    粮油、食品类

136.04

19.0

    日用品类

125.92 

18.9

       石油类

16.88

18.9


、对外经济

(一)外贸出口

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376.75亿元,增长7.5%,其中进口额24.88亿元,增长2.5%;出口额351.88亿元,增长7.9%。从出口产品看,高新产品、机电产品和家具休闲用品出口分别增长16.1%、8.7%、4.1%。从出口地区看,对美国、金砖国家、中东地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分别增长4.3%、38.1%、25.7%、18.7%。

    (二)招商引资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17亿美元。全区重点围绕“五大产业生态圈”积极招引,全年集中签约科兴中维、爱康科技、中建三局等276个重大项目,总投资超1770亿元。 

(三)境外投资

共办理境外投资项目备案52个,新增境外投资额1.09亿美元,规模位居全市前列。完成“一带一路”投资项目32个,涉及境外投资额7580.40万美元;完成并购项目4个,涉及境外投资额3210.33万美元


七、金融和上市

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70.61亿元,增长17.0%。截至年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979.74亿元,年初增加1040.69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132.95亿元,较年初增加614.27亿元。截至年末,全区不良贷款率0.3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深入实施“凤凰行动”计划,当年新增上市企业7家,数量全市第一,累计上市企业29家。


八、交通和旅游

(一)交通运输

    全年营运客车客运量47.96万人次,港区完成货运吞吐量2743.24万吨。高质量推进104国道改建工程、320国道改建工程、东西向快速通道下穿杭徽高速段工程等交通重点工程。东西向快速通道文一西路互通、良祥路互通、杭徽高速老余杭互通改建等项目有序推进,国省道大中修及县道大中修及危桥改造项目如期完工,共计完成国省道大中修G104京岚线、G235新海线、G320沪瑞线、G329舟鲁线合计20.12公里。

    (二)旅游经济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90.6万人次,同比增长22.0%;实现旅游总收入119.9亿元,同比增长12.9%。创建3A级以上景区镇街2个、A级以上景区村庄15个,获评浙江省文旅产业融合试验区验收优秀单位,入选2022-2024年浙江省体育现代化县(市、区)创建单位名单,入选“浙江省戏曲之乡(县级)”。新改建绿道31.05公里,玉道良渚运动公园段获评杭州市最美绿道。持续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三年行动,建成“四好农村路”147公里


九、教育科技和人才

(一)教育素养

    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共177所,在校生150651人(增长7.4%),专任教师10959人。其中,高中(含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5所,在校学生12885人,专任教师1214人;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22所,在校学生23295人,专任教师1989人;小学37所,在校学生70501人,专任教师4037人;幼儿园103所,在校生43970人,专任教师3719人。全面推进教育奋进计划,投用学校项目19个、新增学位1.38万个,引培区级以上名优教师547名,推动53所学校开展名校集团化办学,杭州第二中学余杭学校(余杭第一中学)、杭州学军中学余杭学校(余杭中学)揭牌运转,瓶窑中学被授予中国美术学院生源基地,成功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省级评估,入选省义务教育作业改革试验区。

(二)科技创新

新入选科技部公示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91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数量全省第一。入选省级研发机构59家。新增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5家、有效发明专利3230件,其中高价值专利800件,列入全国首批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区,获评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强化亲企、亲橙、亲禾办服务对接,成立亲之办,落户之科智慧、量安科技等12家科创成果转化企业,引进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全年新设市场主体44943户,增长19.9%,其中新设企业主体18960户,增长15.9%。之江实验室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天目山实验室顺利揭牌,10家省实验室余杭占4席。中电海康获批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入驻良渚实验室。浙大余杭脑机交叉研究院成功落户,北航中法航空学院主体工程完工。杭州未来科技城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获批创建。

全区R&D经费投入达到112.9亿元,R&D经费投入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4.51%,“创新指数”跃居全省第二,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之江、湖畔实验室等13家单位19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蝉联“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三大奖项大满贯。截至12月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中,有高新技术企业537家,占规模工业企业家数的76.9%。

(三)人才引进

    出台实施人才政策“黄金20条”,全年新引进顶尖人才20人,领军人才231人,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5400余人,人才总量突破35万,人才总量、增量持续领跑全省。成功举办国际人才月、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世界生命科技大会等重大活动,新增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省市院士工作站10家。建成浙江创新馆,推进浙江人才大厦、国际人才园等载体建设。新增国家级孵化载体9家,数量全省第一。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一)文化兴盛

    高站位谋划启动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建成开放杭州国家版本馆、老虎岭遗址公园,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世界遗产+文化地标”展示体系加快呈现。径山茶美誉度和知名度显著提升,成功冠名中华茶奥会等重大活动,“径山茶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国家公园(余杭段)、大运河省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建设持续深化。“茶道之源”“中泰竹笛”分别获评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省级非遗工坊,新增市级非遗名录项目6个。余杭故城遗址入围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文博事业发展水平评估指数位列全省第一。余杭文化中心投入使用,全省首发文化保障卡,入选省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区培育名单。新增城市书房4个、文化驿站2个、余阅空间31个。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58个,获评省级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余杭区入选浙江省戏曲之乡,黄湖青山村入选省级美育示范村。文艺戏剧作品获“映山红奖”“群星奖”等省市奖项90余个。2022年,举办文体惠民活动255场、文化体育公益培训145场,惠及线下群众50余万人次。   

   (二)卫生医疗
     截至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65家,其中区属医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全区各医疗机构实际开放床位2897张,其中区属医院1533张。区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754人,其中执业医师1624人,注册护士1394人。全年家庭医生为29.51万人开展签约服务。浙大一院良渚分院(区第一人民医院)顺利投用,基层就诊率和县域就诊率居全市第一,复评通过国家级健康县,获评健康浙江建设先进区。

   (三)体育健康

全年新增体育场地面积23万平方米,嵌入式体育场地76983平方米,推动66片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和1291片社会体育场地低免开放,完成区内74公里环浙步道主线建设,建成环浙步道西线零起点和6.8公里的径山示范段,开展994场群众体育赛事活动、700场课后服务专项体育课进校园、60场全民健身大讲堂,新注册余杭籍青少年运动员1029人,新成立体育协会5个,参加第二十届市运会,获得奖牌221枚,其中金牌105.8枚,总分2333.75分,奖牌和总分均位列全市第四。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一)人口就业

截至年末,全区户籍人口72.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77万人。年末总户数22.68万户,比上年末增加0.98万户。全区人口出生率12.3‰,人口自然增长率7.6‰。户籍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5.30。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8405人,引导和帮助10067名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7%。新增高校毕业生5.5万人。

(二)收入支出

    全年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79422元、51384元,增长2.9%、5.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比值由2021年的1.58缩小为1.55。全年城镇常住居民消费支出为51204元,增长3.6%;农村常住居民消费支出为39913元,增长5.8%

(三)社会保障

    截至年末,全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9.29万人,其中,职工医保70.73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9.22万人。全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71.28万人,比上年末净增4.5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2.56万人,比上年末净增3.03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7.71万人,全区养老保险参保率99.78%。建立健全全区社保待遇发放相关机制,确保全区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月平均发放养老金3.88亿元。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平稳过渡

(四)社会福利

    全年新增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2家,实施生活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21户,发放老年人生活补贴、端午节、中秋节慰问费1.15亿元。建成示范型儿童之家78家(2022年新增36家),新增社区婴幼儿成长驿站31家、每千人拥有三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3.6个。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64亿元。

十二、公共事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一)城市供水

全年完成销售水量1.19亿吨,完成污水处理量7835.02万吨,供排水出厂水质合格率、水质抽检合格率均为100%。

(二)安全生产
    全区各类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0%、25%。未发生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保障了较大事故的“零发生”。

 (三)生态环境

稳步实施“流域共治”护航亚运专项督查考核行动。深化“五水共治”,启动“五水共治”提质攻坚三年建设行动,开工建设治水项目156个、完工59个,建成省级“美丽河湖”2条,重点控制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新创建省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1个(仁和街道)、省级高标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14个、示范村4个;全区生活垃圾进场量41.68万吨,同比减量1.77%,资源化处置易腐垃圾20.17万吨,“虎哥”回收利用生活垃圾7.04万吨。“虎哥数字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服务”入选国务院生态环境部《“无废城市”建设先进适用技术汇编》(第二批)。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6天,优良率84.5%,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0.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3%。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人口数为公安部门统计的户籍人口数;

3.本文使用的增长速度,除“生产总值”、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以及涉及增加值相关指标按可比价计算外,其余均按现价计算;

4.数据来源于统计及各部门;

5.游客及旅游总收入数据根据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预测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