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武,百丈镇半山村人,1931年5月出生。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他历经大小战斗百余场;从部队卫生员到乡村医生,他始终在守护生命的第一线。
1945年初,新四军挺进浙北山区,来到百丈镇。时年14岁的王大武被新四军首长选中,成为情报小分队的通讯员。凭借对地形的熟悉,他多次成功传递情报,成为百丈镇最早一批“红色通讯员”。
同年4月,王大武加入新四军一纵卫生队三所,成为百丈地区加入新四军年龄最小的战士。
加入新四军后,王大武随部队从浙北山区转向华东战场。1947年8月,他调入华东纵队一师一团卫生队,随部队转战淮海、渡江等战役,提供后勤医疗保障。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王大武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随部队跨过鸭绿江。身为卫生员,他每天都在照顾伤员,换药时屏住呼吸才敢揭下粘连的纱布。最煎熬的是清创手术,当时缺医少药,麻药更是奢望。
抗美援朝期间,王大武表现英勇,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四等功2次。1951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大武常说,他虽然没有摸过枪、拿过刀,但后勤医疗保障同样是为抗击侵略、保家卫国出力。在他看来,战士的战场在枪林弹雨的冲锋中,而卫生员的战场则在担架的两头,一头是生还的希望,一头是死亡的威胁。
1956年11月退役后,王大武回到半山村当村医。村民回忆,村里男女老幼只要有小伤小病都找他治,无论多晚,只要喊一声“大武医生”,他就会披上外套、背起药箱出门看诊。
2021年4月20日,王大武在半山村老宅去世,享年90岁。
记者 徐媛/整理
相关史料由百丈镇半山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