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关于加快部门数据融合,助力基层减负及促进民生政策落地的建议
届次: 十六届五次
领衔人: 叶农
承办单位: 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协办单位: 区民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公安分局、区卫生健康局
处理情况: 叶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部门数据融合,助力基层减负及促进民生政策落地”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于完善数据共享政策、改进公共数据管理工作、促进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我局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根据《杭州市余杭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关于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商区民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区卫生健康局协办单位,现答复如下: 1建立统一数据共享平台 2021年数字化改革以来,余杭区依托省市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推进公共数据回流共享与开发利用,推动52个部门111个应用的公共数据高质量共享。试点上线镇街数据仓系统,汇聚人房数据,建成市、区两级基层治理全量数据仓库,并上架覆盖人群核验、人口查询、企业服务三大领域的数据产品。下一步,按照国务院新颁发的《政务数据共享条例》要求,结合余杭实际,围绕加强《条例》宣传培训、提升平台支撑能力、健全共享协调机制、强化数据共享利用、严守数据安全底线五个方面,推进《条例》在余杭区贯彻落实。 2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 我区积极同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成功举办三届全省首创的未来数商大会,邀请院士、专家等研讨数据要素热点。联合省委政法委、浙江大学成立浙江省政法大模型实验室,打造政法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实战”的研发和实训基地,截至目前,实验室已构建综治领域校园、医患、劳资、婚恋家庭四大场景。余杭区目前已初步拟定《余杭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核心承载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打造全国首个信创政务超级智能体“AI余杭”,通过“双大模型驱动+超级智能体架构”,实现政务数据与AI技术深度融合。同时,面向全区首席数据官队伍开展“AI技能提升”系统化培训2次,推进各单位AI赋能本单位业务工作,提升数字政府整体履职能力。目前12个智能体纳入余杭区数字政府2.0建设智能体矩阵。 3强化数据安全保障 余杭区编制完善数据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分类分级流程,建成数据安全一体化管控系统平台,目前已具备数据安全态势感知、数据脱敏、数据加密等多项防护能力。今年共监测核查风险信息22274条,派发73份数据安全风险隐患核查单,均已闭环整改完成。联动区委网信办、公安余杭分局,组织开展供应链网络数据安全检查和数安之江电子政务领域安全检查,对区内67家单位和188家供应链企业进行自查抽查,特别是对系统中的超级管理员数量过多,普通用户权限过大,敏感数据可下载导出等问题,进行了督促整改。如果供应链企业可能造成公共数据泄露安全隐患的,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和经济赔偿。同时,加强共享数据传输加密和存储加密,今年以来IRS数据共享导出工单共计93个,对其中112个敏感数据项均进行了脱敏加密处理。我局建设的镇街数据仓系统,按照区级部门工作人员、村社网格工作人员、村社镇街领导、管理员4类人员,对应授权可见、全量查询、审批授权等4种权限的配置策略,实现人员权限分级动态管控;人员调整岗位时,相应操作权限需要重新分配,保障公共数据按需最小权限使用。 根据该建议对公共数据管理工作“举一反三”有关举措及事例。 1.开发上线镇街数据仓系统。为破解基层用数难题,试点上线镇街数据仓系统,汇聚人房数据,横向融通本地数据,建成市、区两级基层治理全量数据仓库。目前已上架覆盖人群核验、人口查询、企业服务三大领域的数据产品。比如退役军人优抚对象核验产品,实现全区优抚对象状态一键核查,减少基层80%跨系统排查量;市民卡账户核验功能将补助发放时效提升90%。这些举措推动基层工作从“人工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切实减负并提升服务与治理效能。 2.推进基层报表数据“只报一次”工作。根据中央、省、市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决策部署,做好省基层报表数据“只报一次”试点工作。今年,通过蹲点2个街道和2个乡镇,并征求其他镇街意见,查漏补缺后形成基层存量报表99张(其中区级报表63张),按照“取消一批、合并一批、纳入一批”要求,经报表拆解和区级部门确认,在省基层报表数据“只报一次”综合应用中,区级报表精简至22张,相关工作做法获央视《东方时空》栏目报道。 3.推进“AI余杭”建设。余杭区于2024年6月启动“AI余杭”建设项目,调研梳理基层办文办会办事痛点堵点15项,形成需求清单、问题清单、解决清单“三张清单”。今年以来,通过“双大模型驱动+超级智能体架构”,实现政务数据与AI技术深度融合,有效提升数字政府整体履职能力,目前,已完成政务大模型部署工作,上线PPT智创、公文智写等AI引领示范工具,全区已有12个智能体纳入“AI+政务”智能体矩阵,覆盖营商环境优化、社会治理创新、政府履职提质等核心领域。下一步,将持续优化完善平台功能,优化和小余对话、智慧办文、智慧办事等智能体和应用,鼓励并支持各单位结合自身业务痛点和发展需求,积极打造实用管用的“智能体”,持续推进基层减负。 感谢您对余杭数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