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关于进一步完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系的建议
届次: 十六届五次
领衔人: 章慧芬
承办单位: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协办单位: 区司法局、区委编办、区财政局
处理情况: 章慧芬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系的建议已收悉。该建议对于完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政策、改进一线执法工作、促进余杭法治环境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局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根据《杭州市余杭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办法》关于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商区委编办、区财政局、区司法局等协办单位,现答复如下: 1余杭区要加强提升“大综合一体化”人员综合素质,执法人员必须100%执证上岗。 目前,全区各单位在编人员持证率95%以上,符合省市相关规定要求,严格按照处罚法的规定由至少两名执法人员实施处罚,执法人员100%持证。每年组织开展全区行政执法资格培训与考试,为新进公务员等人员开辟领证渠道;定期注销退休、调离等人员的证件,实时动态管理。每年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执法能力提升培训,全年培训覆盖1万余人次,持续强化执法人员法治素养与执法能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将执法人员是否具备执法资格、案件是否不少于两名执法人员等内容作为评查重点内容,逐案核查。 2探索加强人和事统一由街道管理的体系,特别是考核和晋升机制,这是完善“大综合一体化”的基础性工作。 当前我区下沉执法人员实行派出部门和属地镇街双重管理,以镇街为主的管理模式,由镇街实施对下沉执法队员的日常及年度考核,对执法人员领导职务晋升的,需事先征求镇街意见,确保最大程度满足镇街管理执法支撑需求。 3区一级行政执法机关负责业务指导和未赋权事项,提升“大综合一体化”整体工作水平。 业务指导方面,由区综合执法办加强镇街赋权案件办理指导,近一年来累计指导审核576起,意见采纳率100%。未赋权事项方面,由区一级行政执法机关进行执法,严格按照三项制度进行保障。 4各个镇街要加强每周、每月开展综合工作例会,集中研判或解决需多个部门参与的执法事项。 各镇街按需求每月组织开展综合行政执法队工作例会,定期组织案审会,对重大执法案件开展专题讨论。以五常街道为例,今年来,已召开工作例会9次,协调解决跨部门执法难题。 5要逐步实现执法人员下沉,完全集中办公,这是完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体系的基本,同时对各个镇街加强社会治理工作将十分有益。 按最新口径统计口径,目前我区下沉人员比例达到70.8%。且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各执法队有执法辅助人员123人,予以人员力量保障。拓展镇街(功能区)综合行政执法队办公场所14处,目前按照工作实际实现相对集中办公。 6增加财政预算,保障和加强配备执法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配足各种设施设备,为余杭区“大综合一体化”走在前列提供必要的保证。 我区每年对“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安排资金预算,明确办案经费、编外辅助人员服装费、车辆租赁费用、车辆暂扣费用、办公场所装修等标准,其他经费根据实际需求研究待定。 该建议“举一反三”有关举措及事例: 1.构建“金字塔型”执法队伍体系。我们坚持应统尽统原则,区级层面精简了7支执法队,形成“1+6”执法队伍体系,即“1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6支专业执法队伍”。挂牌成立14支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含2支功能区综合行政执法队),按照“控总调优、减上补下”原则,在管住机构编制总量的前提下,把有限的编制资源向基层一线倾斜。人员管理方面,通过“区属乡(街)用”制度,筑牢金字塔型队伍结构底座。 2.提供“素养匹配”法制保障支撑。我们挂牌成立余杭区法制保障中心,落实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案件法制审核、法制员培训等工作,强化镇街监管执法全过程支撑。深入开展“执法能力提升营”培训,全面提升执法队伍能力水平,改革以来,6人获得市政府以上嘉奖,2人入选执法案例教学“优秀教员”,2024年度仅综合行政执法局就有8人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数量全市城管系统第一、全省第二。开展“送课下基层”活动百余次,实现执法队员、协管员人员全覆盖。开展镇街综合执法队培训班暨业务知识技能大比武,以赛促学,为打造一支业务过硬的执法铁军打下扎实基础。加强镇街赋权案件办理指导,意见采纳率100%,有效提升镇街办案水平。 3.推动“规范有序”执法队建设。我们对标《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基层中队规范化建设标准(试行)》提升软硬件设施,拓展镇街(功能区)综合行政执法队办公场所14处。推动全区14支综合行政执法队在一定条件下集中合署办公,加速“1+6”下沉人员思想、队伍、工作融合。制定《余杭区综合行政执法辅助人员服装及车辆标识实施意见(试行)》,统一全区综合行政执法辅助人员制服式样,增强镇街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统一性、辨识度和权威性。 4.探索“管用有效”共性方案。紧密结合辖区实际情况,积极推陈出新,持续做好基层难点问题的实践探索。如代表您提到的建筑工地抛洒、扬尘问题,我们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契机,全面梳理赋权事项权责边界清单,消除“都能管都不管”的模糊地带。又如绿化带毁绿问题,我们推动相关部门建立日常巡查机制,发现问题及时通过余智护杭平台上报,若需要执法支撑,则一键流转至“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平台,交办专人跟进处置,让群众感受到执法效率的提升。 感谢您对“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