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5月,吴忠义出生在温州平阳县的一个贫农家庭,后因革命工作迁至余杭县竹山村。
吴忠义自幼为富户放牛,青年时期受到进步思想的启发,毅然投身革命。1934年2月,他在平阳县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成为红军游击队的一员。
在战场上,吴忠义英勇无畏,1937年2月,他参与夜袭伪平阳县水龙头区署行动,成功击毙伪区长钟楼声。随后,吴忠义被编入方志敏抗日先遣队。在攻打宁国县失利后,为保存革命力量,省委特委吴毓派遣吴忠义前往余杭县竹山村,住在其哥哥家中,以为地主做长工为掩护,在竹山村开展革命活动。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组建浙江省战时政治工作队,我党派遣部分地下党员参加该组织,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吴忠义便是其中一员。吴忠义从小习武,拳脚功夫了得,他利用拳师身份广交朋友,深入群众宣讲革命道理,借此扩大党在竹山村的影响。吴忠义先后在竹山、白塔畈发展了一批党员,并建立中共竹山党支部,后担任党支部书记。
1940年,日军扫荡来到双溪,无恶不作,一把火将竹山村20多间草房烧得只剩下2间,百姓流离失所。
1941年1月7日,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岌岌可危。同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
黄湖中心区委按照浙西特委的要求,当即组织力量翻印、散发宣传资料,让老百姓知道“皖南事变”的真相,唤起民众抗日救国的热情。
宣传过程中,消息不慎走漏,我党几位地下党员被盯上。1941年5月,黄湖中心区委几位同志在秘密会议时被捕,特务头子蒋鑿带领一众特务,将吴忠义等五名同志一起押往浙西天目山监狱。
在监狱里,敌人想方设法逼迫吴忠义坦白,企图挖出更大的地下党组织和领导人。在严刑拷打之下,吴忠义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坚强不屈、宁死不招,最终被扣上“散布反政府言论”“聚众造反”等罪名,一直关押在监狱里,后英勇就义。
新中国成立后,蒋鑿逃亡上海后被逮捕。在杭州召开的公审大会上,蒋鑿被依法判处极刑。
吴忠义的一生,是在信仰的熔炉中淬炼成钢的壮烈史诗。他以血肉之躯践行着革命誓言,用生命书写对党的无限忠诚,那份不屈不挠、舍生取义的气节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记者 吕洋/整理 相关史料由区委党史研究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