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书畅 通讯员 郑志杭) “每次出门,孩子们都会主动带我寻找‘藏’在地上的画。”居民张女士边说边举起手机拍照记录。在闲林街道翡翠社区,一群孩子用彩笔和颜料打了一些有温度的艺术补丁。
曾几何时,地面上地砖裂缝是居民避之不及的安全隐患,如今却成了充满童趣的社区艺术展。这场改变始于社区“一米小分队”的日常巡查。这支由党员、楼长组成的队伍,以“十能”工作法中的“排”字诀深入网格各个角落,“地砖有裂缝,雨天容易积水会打滑”“碎石容易硌伤行人”……30余处问题点位被一一精准标注。
随后,社区召集居民举办多场“星空议事会”,大家认为如果单纯采用传统“整体换新”的解决方案,成本高、耗时长。最终碰撞出金点子,让孩子的画笔来做社区美容师。
辖区一美术机构闻讯后,主动提出可提供环保颜料和专业指导,并在社区活动室和孩子们一同策划设计方案。次日清晨,20多名“社区设计师”拎着颜料桶出发,前往事先标注的地点进行创作。三个小时后,街角的“伤痕”成了一道道童趣街景。
自“十能”工作法在我区全面推行以来,各基层网格员队伍不断拓展典型案例应用场景,着力提升信息采集、隐患排查、走访群众、宣传引导、事件处置、矛盾调解等十项核心能力,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