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 杰

“七一”当天举行的余杭区“两优一先”代表座谈会上,2025年度市、区两级“两优一先”代表齐聚一堂,与区领导共话使命担当。在一众参会代表中,挨着区领导的座位上,一抹蓝色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那是杭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仓前小哥流动党员党支部书记、外卖骑手韩朋。

这一幕场景,不仅是对韩朋个人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余杭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友好城区建设的最好注脚。

伴随新业态蓬勃发展,余杭汇聚了以近万名“外卖小哥”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为与这股服务民生、驱动发展的新兴力量实现“双向奔赴”,余杭以打造全国“两企三新”党建基层联系点为契机,聚焦建强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体系,不断探索和完善外卖骑手群体的管理模式和服务体系,把友好建在外卖骑手歇歇脚的爱心驿站里,融进“暖新食堂”健康实惠的饭菜中,划到每人每天1元标准补充购置的“骑手保”上。


友好,始于热心地接纳

“进门难”,一直是外卖骑手的主要痛点。作为杭州市首个全域推广“小哥码”的区县,余杭不仅实现了480多个小区“小哥码”全域覆盖,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友好小区、友好园区等友好单元建设。

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友好单元建设标准,诸如葛巷社区天峻公寓等试点小区,通过在小区门口划定专门的“暖蜂泊位”,引导骑手有序出入,再也不用为找车位发愁,跑单路上踏实多了。

除了友好小区、友好园区,还有与企业商户联合打造的“小哥友好”商家联盟,形成“小哥服务地图”,提供休憩场所、用餐折扣等服务;推出“小哥能量站”“小哥食堂”“小哥公寓”等暖心项目;建设“小哥学院”,覆盖学历提升、急救培训、直播培训等内容。

这些友好空间,正是余杭区持续完善“1+17+N”服务矩阵,让网约配送员等新就业群体被城市系统温柔“看见”的印记。


友好,安于暖心地呵护

一餐热饭的暖意,暖胃更暖心。在葛巷未来社区的小哥食堂,两荤一素只要8元,不仅比外面便宜许多,菜量足、味道好,还能让骑手在忙碌之余,聚在一起聊聊天、歇歇脚,品尝到“幸福滋味”。

今天余杭通过开展“暖新餐”服务,推动打造社区食堂、餐饮小馆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优惠套餐、享受用餐折扣等服务的友好食堂,缓解新就业群体“就餐难”问题,让步履匆忙的新就业群体“吃饱饭、吃好饭”。

一份安居的心意,“居者有其屋”不再是梦。通过探索利用回迁安置房、保障性住房等存量资源,余杭区努力为新就业群体提供多元化住房(租房)供给,以满足求职短租、工作长租、购房定居等阶段需求,形成“一张床、一间房、一个家”的梯次保障体系。

仔细翻看区委社会工作部制定2025年凝聚服务新就业群体“十件实事”计划,涵盖用餐服务、健康关爱、和谐劳动关系、应急能力提升、法律援助等方方面面,不仅有具体举措,还明确了落地场景,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正是这些点滴关爱呵护,增强了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友好,融于彼此的成就

在余杭,“友好”绝非单向施予,而是制度性赋能。

全市首创的外卖骑手“吹哨人”制度,通过聘请外卖骑手作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重点针对商户证照公示不全、后厨环境卫生不达标等食品安全隐患进行实时监督。

骑手化身城市安全的“移动探头”,不止在后厨,更在大街小巷。花几秒钟拍照上报,及时发现并上报破损窨井盖、倒伏围挡等隐患,既保障市民安全,也守护自身送餐路。

持有急救证书的骑手成立余杭蓝骑士急救先锋队,共筑生命安全防线……骑手们的电瓶车不再只是谋生工具,更成为流动的治理触手,丰富着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

更重要的,是身份认同悄然转变,小哥不再只是被关怀的群体,更是真正融入这座城市。

今年余杭区“百行百匠百赛”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启动仪式暨网约配送员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除了赛事奖金,还授予第一名“余杭区技能状元”称号,以及第二名和第三名“余杭区技术能手”称号,经审核后还可认定为区级人才。

这背后,是为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打开技能提升的上升通道。

今年,余杭将依托平台经济人才学院(直播人才学院)、“余工学堂”“余快学堂”“青年夜校”等平台,计划开展职工技能素质专项培训不少于20场,服务新就业群体不少于2500人次,在此基础上,探索畅通考级考证“一站式”服务,构建“技能提升——职业认证——可持续发展”的闭环生态,不断提高夜校学员就业转化率。

所有友好的背后,核心是党建引领下的凝“新”聚力。

早在2021年,余杭就充分发挥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组建了全省首个外卖骑手行业综合党委,为骑手建起坚强的组织依靠。目前,全区已形成覆盖53个外卖站点的“一企(站)一档一员”管理清单,并在仓前小哥流动党支部纳管流动党员48名。

在今年区外卖骑手行业综合党委工作计划中,列出了扩大“红色服务圈”、引导“绿色新发展”、擦亮“共治金名片”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聚焦骑手幸福感、行业规范度、基层治理效能“三提升”的目标,打造具有余杭特色的暖新品牌,为外卖行业注入发展新动能。

当组织温暖融入城市细节,以党建为红色纽带,织就成一张覆盖空间接纳、生活呵护、治理参与、未来发展的全方位友好网络,外卖小哥们从“小巷过客”变为“城市伙伴”,奋斗者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与赋能,个体能量与城市发展便在同频共振中汇聚成流。

城市新中心,“友”你更美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