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前街道“平安综合体”一楼综合受理区


“CALL Me(米)”积分兑换处


▷建成全区首个镇街级“平安综合体”,打造5大功能区、11个服务窗口。

▷“1+17+2N”调解体系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143起,调解成功率91.8%。

▷2.4万余名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积分兑换超1.8万次


(记者 吴山楚寒 通讯员 方星雨) 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中,仓前街道以“治理共同体”建设为抓手,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善治之路。得益于街道在资源整合、多元共治、矛盾调解等方面的持续探索与创新实践,辖区内矛盾纠纷化解率提高,居民深度参与治理,社区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整合资源

打造“一站式”治理中枢

基层治理事务繁杂,如何高效回应群众诉求?仓前街道给出解决方案——率先建成全区首个镇街级“平安综合体”。这个集矛盾化解、治安防控、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场所,成为基层治理的“前沿阵地”。其内部精心打造的5大功能区、11个服务窗口,打破部门信息与职能壁垒,实现群众诉求一门受理、协同办理。自投入使用以来,“平安综合体”日均化解矛盾纠纷近40起,真正实现群众“只进一扇门,解决烦心事”,为基层治理筑牢坚实阵地。


多元共治

“小积分”撬动“大治理”

基层治理的活力离不开群众的积极参与。仓前街道深化“两众”新实践城市版,全域推行“CALL Me(米)”积分制度,覆盖“和美、文明、治理、清廉、未来”五个指数。居民通过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等活动即可积累积分,在商家兑换商品或服务。截至目前,已有2.4万余名居民完成注册,累计上线商户228家,总兑换超1.8万次。小小积分成为激发居民参与热情的“金钥匙”,推动居民从基层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形成多元共治的良好局面。


关口前移

织密矛盾调解网络

防患于未然,才能将矛盾化解在源头。仓前街道坚持“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原则,构建起“1+17+2N”矛盾纠纷调解体系。以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核心引领,17个村社调解委员会、N个特色调解组织(品牌)+N项配套保障机制为基础支撑,形成上下联动、协同高效的调解网络。今年以来,该体系已累计化解矛盾纠纷2143起,调解成功率达91.8%,切实维护起辖区和谐稳定,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从打造“平安综合体”整合资源,到创新积分制度推动多元共治,再到构建调解体系筑牢稳定防线,仓前街道“治理共同体”建设成效显著。未来,仓前街道将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创新,不断完善“治理共同体”模式,为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仓前智慧”与“仓前经验”。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