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罗洁) 今年以来,区纪委区监委以清廉开发区(园区)建设为重要抓手,把政治监督精准嵌入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各环节,全方位、系统性地打出“组合拳”,持续激活“廉动力”,推动加快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在民营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在民营企业遇到困惑的时候给予指导”。

区纪委区监委始终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作为护航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方面,监督推动开发区(园区)党员干部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企业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积极推行“亲”“清”服务“三张清单”,严格落实“政商交往‘七个严禁’”,从制度层面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既鼓励干部积极作为、靠前服务企业,又划出纪律红线,防止政商关系“亲而不清”“清而不为”。

在区纪委区监委的监督推动下,未来科技城研究出台《杭州未来科技城未来产业专项资金评审办法》《梦想小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筑梦八条”专项支持举措实施办法》,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人工智能小镇入选首批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创新空间,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地;持续擦亮“中国飞谷”品牌,吸引低空经济项目35个,累计开通医疗服务、物流配送、即时配送、城乡治理等领域航线101条,建设起降点92个,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初步形成。

中小企业在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6月27日,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举办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优质培育服务园区建设推进会,余杭区首个专精特新主题产业园区——仁和里・杭实智造中心正式启用。

区纪委区监委护航监督组敏锐把握工作重点,聚焦决策流程、亲清政商关系、企业服务等关键领域,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作为“小切口”专项监督的核心任务。通过精准监督,确保各项惠企政策及时、准确落实,让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进而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

今年上半年,余杭经济开发区持续推进专精特新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为产业发展谋篇布局;积极搭建产业链供需平台,整合科研机构、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多方面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帮助7家辖区企业通过2025年首批省级专精特新认定;以仁和里产业园为依托,精心谋划打造“专精特新产业服务综合体”,目前已成功招引签约10个项目;在二季度签约的重大产业项目中,具备专精特新企业标签的项目占比高达50%,充分彰显余杭经开区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方面的显著成果和强大潜力。

“多亏了你们的保驾护航,让我能安心扎根、踏实投产,现在不仅能满足自身的生产需求,还能释放一定产业空间,招引更多上下游优质企业。”良渚新城某企业负责人面对前来走访的护航监督组工作人员说道。

为进一步提升服务审批质效,区纪委区监委前移监督关口、创新监督方式,将监督精准嵌入产业发展关键环节,强化政策引导与监管,为良渚新城探索工业用地有机更新新模式保驾护航。面对新城工业用地审批流程长、环节多等堵点,护航监督组督促相关部门创新“即土地签约、即模拟转正、即现场开工”的“三即”模式,严格监督模拟审批流程、保障前期手续合规高效,监督落实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和服务保障。今年以来,已实现9个工业用地有机更新项目启动,推动开工项目平均去化率超60%,为杭州良渚新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廉动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