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阮伟康 陈书恒) 一边是政府的多元城市场景需求,一边是企业的丰富科创技术,如何精准架起二者“双向奔赴”的桥梁?昨日下午,余杭举行城市机会场景“双清单”新闻通气会,重磅推出20项政府“需求清单”与20项企业“能力清单”,着力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创新生态,加快推动“给政策”“给优惠”向“给机会”“给场景”迭代,全力打造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竞相迸发的“机遇之城”。城市机会场景建设是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打造未来产业赛道的重要路径,也是政府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区域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支点。

此次发布的“需求清单”包含20项城市机会场景需求,主要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产业升级、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政府侧化身主力军,主动开放真实、多元的城市应用场景,为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打造“试验田”“练兵场”和“首秀台”,全力帮助企业培育拓展市场。

“能力清单”融合前沿科研突破与本土科创力量,集结多家省级实验室、新型科研机构的科技突破和成果产业化,汇聚20项硬核技术解决方案,覆盖低空物流、绿色能源、智慧安防、城市治理、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多个领域,将有力助推余杭实现“以场景育生态,以创新赢未来”的良性循环。

两张清单的碰撞,不仅让企业创新有了用武之地,更让城市治理、公共服务装上“智慧大脑”,推动余杭形成“以场景育生态,以创新赢未来”的良性循环。

未来已来。余杭将逐步完善全流程、全链条的应用场景供需对接体系,探索“需求牵引-技术驱动-精准匹配-要素保障-高效协同”的机会场景创新体系,以“余杭方案”回答“未来之问”,让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在余杭率先应用推广,让更多科技创新企业与政府在城市应用场景中实现“双向奔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