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实验室模型成果在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会上展示


本报讯 (记者 陈坚) 近日,由国际电信联盟(ITU)与53个联合国伙伴机构合作举办的2025年人工智能向善全球峰会在瑞士日内瓦召开。会议期间,《人工智能向善创新实践案例集》发布,之江实验室的GeoGPT、OneAstronomy两项科学模型成果收录其中,GeoGPT更是从全球200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获评优秀创新实践案例奖。

GeoGPT是一个开源、非营利的地学领域AI模型,受深时数字地球(DDE)国际大科学计划使命愿景启发,初始于云栖工程院,由之江实验室主导打造。它融合了深时地球数据与智能算法,包含深度检索和分析理解、文献阅读和数据抽取、地质图问答和生成、知识图谱提取与构建等一系列科研工具,以及智能体开发平台。截至目前,GeoGPT已吸引来自13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0余名地球科学研究者注册使用。

除了“AI+地学”,之江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共同打造的天文领域AI模型OneAstronomy也入选了创新实践案例集。该模型及系列天文科学计算模型在处理分析复杂天文数据上展现出巨大潜力。

记者了解到,GeoGPT已于今年4月27日面向全球开放使用,同时开源三个模型及训练数据源列表。“我们已进入开放资源创新的时代,开放资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以代码为核心的开源,而是涵盖数据、方法论等多方面。”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说,“人工智能已成为一个方法论、一种‘通用语言’,科学、技术、工程的创新都绕不开它。人工智能不仅改变了科学研究的方法,甚至改变了提问的方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