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宋晗语) 日前,杭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余杭分中心发布了一批道路工程设计招标,聚焦中轴线区域,包含了云湖路(创明路-良睦路)新建工程,科技文化中心地面道路工程,创明路(高教路-绿汀路)、五常水乡南支路工程等。从项目概况来看,即将开建的路段既有次干路、支路网,也有连通几条大路形成环路的布局。道路的规划设计,正是符合了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要打造“小街区密路网”,进一步激发街区活力的理念和要求。

记者从中轴线开发建设指挥部了解到,近期,紧挨中轴线西南侧的零碳地块配套道路及绿化新建工程也即将开建。该项目位于闲林街道,包含片区内两条城市支路和两块绿地。道路一西起上和路,东至云湖西路,长约460米,宽约18米;道路二南起万金路,北至绿汀路,长约506米,宽约18米;两条道路等级均为城市支路,两块绿地均位于道路一北侧。

在中轴线规划设计之初,中轴线执行总师赵立维就曾表示:“城市只有构建更多积极的空间,才能更好满足人的需求,更有可能吸引人才。”因此,中轴线整体推进过程中,始终注重打造“小街区密路网”体系,以棋盘式的路网,将区域划分为多个中小型街坊,并且将办公、商业、交通、住宅等贯穿其中,这样一来,不仅能拥有更好的城市界面,还能让人们在较短的行程内接触到各种资源。

早在2022年末,杭州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提出杭州将推进现代化制度体系重塑实践,加快打造活力迸发的新天堂,明确杭州将完善交通网络,其中一项内容便是构建“窄马路、密路网”路网体系。与“小街区密路网”同一概念,“窄马路、密路网”路网体系,指的就是在地块之间设置断面较小的城市支路,在一个区域内,尽可能多的布局修建小的支路,通过这些“毛细血管”构建一个密集的交通网络。

中轴线在打造“小街区密路网”上,不仅增加了街道密度,还注重打造“有尺度感、有烟火气、有艺术化”的街道生活。中轴线开发建设指挥部综合协调办徐海博表示:“目前我们正围绕中轴线和梦溪水乡,推动一批道路建设,比如在低碳国际社区,我们正创新打造‘共享道路’,即没有高差的路面、景观商业沿街可达,与上海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相仿,营造积极的社区交往公共空间。通过‘小街区密路网’的建设,目标将中轴线区域打造成一个‘以人为本’的活力城市新中心。”

将视野放大到全球,纽约曼哈顿、伦敦金融城、德国柏林等核心区,城市规划均从“宽街廊、大马路”走向了“小街区、密路网”。高密度、小尺度的路网格局,一方面均衡了路网交通负荷,提高了路网通达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是对“大马路好美好寂寞”的重塑,便利市民生活、重现市井烟火。

有活力的城市,从来不只是高层建筑林立的“孤岛”,而是要将生产充分融入生活,让公共生活融入到城市街道,“科技力”和“烟火气”缺一不可。

眼下,中轴线区域的建设已全方位展开,国际体育中心、未来演艺中心、文化艺术中心、银泰杭州新中心、未来城市客厅、未来公园等“大块头”逐渐显露,地上环路、地下隧道的立体式城市配套道路框架已经展开,未来的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要如何变得更加生动?接下来的余杭期待市民“用脚步丈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