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瑚滢) 2025年大阪世博会中国馆里,一台银灰色的智能抹茶机成了“排队王”。日本茶道爱好者山田太郎踮着脚尖围观了半小时,看着机器完美复刻宋代点茶“七汤法”,打出绵密如雪的抹茶沫,他忍不住掏出手机录下全程。
径山“茶宴”堪称古代茶道仪轨的巅峰,从张茶榜、击茶鼓到礼茶敬佛,十余道环节让宾主在茶香中参悟“吃茶去”的禅机。这种仪式感漂洋过海,在日本镰仓时代催生出日本茶道,而今又被编码进智能设备——历史正在形成奇妙的闭环。
作为宋韵点茶鼻祖,2022年“径山茶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新中式茶饮风靡街头巷尾,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大关时,这项千年技艺却面临尴尬:手工点茶需八年功力锤炼,茶艺师水准参差导致标准化困境,抹茶始终徘徊于“小众”边缘。如何让传统技艺搭上新消费快车?杭州径山茶发展有限公司的研发团队给出了破局之道。
历时两年研发的智能抹茶机,攻克了低温研磨、标准化击打等17项技术专利。这台设备通过胶囊投料、智能控温、仿古茶筅设计,既能复刻茶艺师九成功力,又能将点茶时间从8分钟压缩至3分钟,制作抹茶饮品仅需数十秒。
更关键的是,“送机器+卖胶囊”的商业模式,让千年抹茶突破手作桎梏。截至目前,杭州径山茶发展有限公司是全球唯一抹茶胶囊供应商,手握3000台意向订单,计划今年9月量产。
目前,智能抹茶机已签约欧美、日本、新加坡等国客商,国内高端酒店也纷纷引入体验。
这种古今交融的魔力,在余杭的茶文旅项目中随处可见。径山茶宴民间版展演现场,游客穿着汉服体验点茶,转头就能在梦山径·径山茶文化公园喝到机器狗派送的抹茶冰淇淋;剧本杀《天下第一茶》里,玩家以茶为剑,展开谋略对决……科技赋能不是噱头,背后是实打实的产业升级。
据《2025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径山茶品牌价值达40.13亿元,同比增长12.44%。
从禅寺木鱼到AI算法,径山茶的绿意始终未改。当机器轻鸣中升起一盏茶沫,饮下的何止是茶汤?那是流转千年的生活智慧。在奔忙的现代生活中,科技与传统碰撞出新的禅意:且停,吃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