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关于做强科技文旅,打造科技品牌研学体系的建议
届次: 十二届五次
领衔人: 叶振华,陈旭丹
附议人: 阳凌峰, 赵海燕, 张荣鑫, 谢育红, 潘杨欢, 侯红生
承办单位: 区科协
协办单位: 区文广旅体局、区委组织部、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团区委
处理情况: 尊敬的叶振华、陈旭丹委员: 您们好,首先感谢两位委员对我区科技文旅、科技品牌研学等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收到您在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做强科技文旅,打造科技品牌研学体系的建议》的提案后,区科协十分重视,第一时间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于7月2日组织相关协办单位与您面商。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关于建设高科技产品展示综合体,打造可触场景 目前区内建有浙江省创新馆、城西科创大走廊未来科技城展厅、中国人工智能小镇展厅等科技产品展示空间,但该类场馆主要服务于党政参观。 关于综合性科技馆。自2021年余杭区行政区划调整以来,余杭区始终缺少科技馆这一重要科普基础设施。202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规划于余杭区选址建设杭州科技馆(创新馆),兼具科技馆科普展教功能与创新馆科技成果展示功能,预计建成后将补齐我区科普教育和科技展示配套的短板,将在推进科教人一体化改革发展、加快建设创新余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创新策源地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战略作用。 二、关于打造高科技研学品牌路线,整合创新文旅资源 余杭区对科技研学、整合创新文旅资源十分重视。不仅将其作为推动科普人才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核心抓手,更视为激活区域文旅发展新活力、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增长点的关键路径。 一是整合科普阵地和研学资源。鼓励各类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打造“开放日”,经对接,目前之江、天目山等四大省级实验室均已实现对公众开放;将科技企业串珠成链,纳入“科普加油站”供给资源,在看余杭APP“科普天地”板块展示;阿里巴巴全球总部、人工智能小镇-梦想小镇、申昊科技入选“杭州科技旅游十景”;2025年暑期开展“科普进万家”行动,推出7条精品科技研学路线,涵盖智能制造、新材料、数字教育、航空航天等多项能展现余杭区科研成果与新质生产力的领域,让公众能够走进园区、走进实验室;9月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推出“科创巴士游余杭”,围绕我区未来产业赛道,精心策划了四条“科创巴士”主题线路并供市民免费参与,让市民沉浸式体验余杭科技魅力、共享科技成果。 二是构建“三维赋能”科技课程品质提升体系,夯实创新培养基础 以现有科技课程为基底,将10余门科技课程整合为“基础认知(如编程入门、科学实验)+兴趣拓展(机器人、无人机)+创新实践(机械设计、科技模型)”三级模块;设计“科技”主题流动少年宫,深入学校、社区开展巡回服务,全面激发青少年创新内驱力; 三是深化“校企协同”和“资源联动”,研发课程开发线路,分层培育科技素养聚焦“前沿科技+实践应用”,区科协、团区委联合重点科技企业,(如中鸣机器人、重隼科技、强脑科技等),系统开发“科技+实践”特色课程。统筹良渚古城(文化)、人工智能小镇(科技)、农文旅山村(生态)等核心资源,打造“良渚文明+未来科技”“传统工艺+智能制造”等跨领域研学线路。2025年暑期已推出2条夏令营线路,分别实现良渚文化与新兴科技的融合呈现。后续将立足资源禀赋,不断探索“科技+文化”融合的新模式,推动研学线路迭代升级。 三、关于加大科技文旅政策支持和推广力度 目前,我区已针对科技企业研发投入、产学研合作、技术交易、科技金融等内容出台系列奖励激励政策,支持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同时聚焦打造优质场景、发展数字旅游、创建研学基地、提升住宿环境、培育优质游径、强力宣传推广、繁荣文旅文体活动等多个方面,推动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 如根据《余杭区促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财政政策实施细则》,我区在支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和休闲文旅项目开发建设方面,对实际投资额在500万元(不含土地成本)及以上的运动休闲、主题乐园、研学旅行、工业旅游、旅游演艺等已建成开业的休闲旅游项目(住宿类项目除外),经区文广旅体局核实,经过项目审计和评审后按照实际投资额的1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每年补助项目不超过10个; 关于“税收优惠”相关政策,目前区内政策出台需充分考虑其合法合规性,避免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根据《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各地区、各部门今后制定出台新的优惠政策,除法律、行政法规已有规定事项外,涉及税收或中央批准设立的非税收入的,应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其他由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批准后执行,其中安排支出一般不得与企业缴纳的税收或非税收入挂钩”,故以补贴或税收优惠降低企业前期投入成本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上存在合规性风险,目前暂不具备执行条件,下一步将积极关注上级动态和争取。 四、关于吸纳科技文旅复合型人才 科技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是余杭区打造未来科技产业展示新高地、开辟新赛道的关键支撑,而兼具科技素养、文化底蕴和传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正是驱动这一融合的核心引擎。余杭区将着力完善配套的认定、激励与融合机制,鼓励科技人才深度参与文旅行业,化繁为简传播科学,共同锻造一支支撑未来科技文旅新赛道蓬勃发展的核心人才力量。 2023 年余杭区获评 “全国科普示范区” 以来,区科协持续推动立体化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构建起 “院士—专家讲师—基层科普员、科普志愿者” 的多层次科普人才体系;鼓励科技企业负责人、技术人员走出企业,深入校园、场馆、镇街开展科普服务,带动更多群众了解科技发展。目前,我区政协委员、阿里云高级工程师曹林获评 “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千万粉丝级科技 UP 主”(影视飓风、何同学、差评君等)纷纷落户余杭,多名专家、达人入选 “浙江省科学传播专家Top10”;区政协、区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驻区高校、高层次人才社会组织等也相继成立专业领域科普服务团。下一步,我区将推动科普人才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激活“科普+文旅” 新动能,打造兼具科学内涵与文化魅力的产业发展示范样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