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由: | 关于全面推广AI在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应用的建议 |
|---|---|
| 届次: | 十二届五次 |
| 领衔人: | 向方逊,肖传宝 |
| 附议人: | 宋杰, 周海军 |
| 承办单位: | 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
| 协办单位: | 区审管办、区经信局、区教育局、区人力社保局 |
| 处理情况: | 尊敬的向方逊、肖传宝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全面推广AI在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应用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区数字化建设的关心与支持。针对您提出的建议,区数管局高度重视,组织相关科室对建议内容进行了充分研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顶层设计先行,构建“政企学研”协同机制的建议 余杭区目前已初步拟定《余杭区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核心承载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创新驱动、场景牵引、生态赋能,全力构建从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到行业深度融合应用的全链条支撑体系,加速凝炼以通用人工智能为核心引擎的新质生产力,深度赋能实体经济跨越式发展,建设人工智能创新高地。近年来,我区依托数字经济发展优势,积极抢抓人工智能历史发展新机遇,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产业。自2021年来,我区先后入选浙江省人工智能“新星”产业群、人工智能未来产业先导区,获浙江省未来产业(人工智能)先导区财政专项激励,落地浙江新型算力中心首个万卡集群,出台“算力券”“模型券”等新政,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水平省市领先。同时我区计划建立国家、省、市、区工作联动机制,强化政策协同和资源协同,旨在健全全区人工智能发展工作决策运行机制,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创新高地建设,优化数据、算力、科研、政策、产业等资源调度与配置。 二、关于分层分类实施,打造精准化培训模式的建议 利用系统培训营造浓厚氛围,今年以来,面向全区首席数据官队伍开展“AI技能提升”系统化培训2次,对部门、镇街、平台、窗口等相关单位开展专场培训会38场,累计覆盖2000余人,不断提升各单位运用AI技术的水平,以AI技术赋能本单位业务工作,提升数字政府整体履职能力,实现政府内部管理和企业服务提“智”增效。 三、关于建立长效学习平台,推动常态化应用的建议 推进智能业务集成开放平台开发,构建AI数据处理平台和智能体搭建平台内测版本。面向全区11家重点单位“种子用户”开展智能体内测培训,通过双向互动优化完善现有平台功能,鼓励并支持各单位结合自身业务痛点和发展需求,积极打造一批具有高辨识度、实用管用的“智能体”,形成“区级统筹、基层实践”的高效协同机制,目前12个智能体纳入余杭区数字政府2.0建设智能体矩阵,其中“数字干部助手”“人才智能助手”等3个智能体搭建工作基本完成待发布内测版本,“诉小助”“余法通”等9个智能体已在立项谋划中。比如,区委人才办探索打造人才智能助手,通过语音和文字多模态交互,面向人才提供政策咨询等相关服务。 四、关于强化保障措施,破解应用瓶颈的建议 通过分级分权管控、敏感词库建设、敏感行为实时记录等举措,从底层架构上杜绝信息泄露风险。充分运用浙政钉组织架构,落实语料数据“可见性”管控,严格隔离组织数据与个人数据,确保数据安全流动而不越权,实现全区2万余浙政钉账号的全覆盖权限管控。在全省率先制定区县级“人工智能+政务”管理规范暂行办法、“人工智能+政务”技术接入规范,构建涵盖技术准入、场景应用、风险管控全流程的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标准体系,大幅降低政务领域模型开发与运维成本,形成政务能力标准化输出。 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持续优化“政企学研”协同机制。继续实施“人工智能+”行动,高质量打造“余杭AI+”产业地标,加强AI+治理、AI+制造、AI+医疗、AI+金融成效提升,打造智慧商圈、智慧供应链、智慧物联、智慧金融、智慧能源的创新应用场景。围绕五大产业生态圈重点细分赛道,推动AI+生物技术、AI+元宇宙、AI+智能网联车、AI+低空经济、AI+类脑智能、AI+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场景先行先试。大力支持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硬件、终端产品深度融合,加快在各行业领域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省、市专项资金引导作用,撬动企业以更大力度、更大决心投入技术研发,鼓励企业不断开拓垂直行业应用市场。强化省、市、区各级人工智能示范试点项目推荐和评选,擦亮我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高地金名片。二是做好平台能力宣传。做好已上线功能的能力宣传和使用培训,并根据各个业务单位的需求开展个性化的宣传培训,为大模型赋能开拓思路和创新打样,推进相关单位在政务领域的推广应用。三是助力智能体矩阵打造。积极参与政务智能体建设相关规范、标准制定,助力全区智能体矩阵安全规范建设运营。鼓励并支持各单位基于智能体搭建平台和AI数据处理平台,结合自身业务痛点和发展需求积极打造一批具有高辨识度、实用管用的“智能体”,形成“好用易用”的智能体矩阵。四是建立数据安全屏障。贯彻落实《杭州市政务大模型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推进整体安全体系建设,包含权限安全、模型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接口安全等多层次能力构建,同时构建高效、智能、协同的超级智能体体系,助力办公效率提升。 真诚欢迎您继续对我局工作予以关注和支持,请多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