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记者 金一清)四年级学生王璐很喜欢数学,她和AI“影子教师”并肩作战,解开了一道道难题,还学到了许多“从没想过”的解题思路。
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将AI融入课堂仅一个多月,就让学生爱上了AI这位好朋友、好老师。目前,AI辅助教学已应用于该校数学、语文、科学三门学科,并已迭代升级3个版本。
从最开始老师将AI思考过程打印到纸上,到如今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海曙小学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位AI“影子教师”。
在3月下旬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举办的人工智能辅助课堂教学研讨会上,共展示了5节课,海曙小学独占3节,AI课堂赢得专家、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学生们学习什么?
四年级数学课上,面对错误率超六成的计算题,学生们借助平板电脑上AI提供的各种解题思路开启自学,钱怡老师在一旁观察,随时提供帮助。
王璐很喜欢这些解题方式,她在课堂上自信展示借助AI自学的解题过程,“AI让我觉得自己很厉害。”
语文老师王睿用AI辅助教学作文课,也颇有成效。原本需一周批改的作文,如今借助AI在课堂上即可完成。“每个孩子的写作内容、风格各不相同,AI可以初步分析文章结构、字词句,给老师节省很多时间,每个孩子也能得到有针对性的建议。”王睿说。
AI还可以二次批改作文,比对第一稿与修改后的第二稿,学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仅一个多月时间,四年级学生万雅雯的习作得分从75分提升至92分,她说“感觉自己写得越来越好了。”
四年级学生郑思璇的文章条理清晰,运用的修辞手法十分生动。“我不知道怎么教她,但AI做到了。”郑思璇的母亲感慨道,在AI的帮助下,孩子写作进步很大。
科学课上,陈丁瑜老师利用AI将原本20分钟的集中汇报环节调整为个性化指导,仅用一半时间就给予每个小组评价与修改意见,多出来的时间让学生尝试归纳迁移,训练更高阶的思维。
去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要求,中小学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力推进基于任务式、项目式、问题式学习的教学。
“知识是思维的土壤”,这是海曙小学校长林建锋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认为,低年级学生要着重打好各类知识基础,高年级学生则应被鼓励正确使用AI,“学生要从发展思维的维度去用好AI,正确答案并不是最重要的,掌握思维和有效提问才是。”
老师们该怎么用?
“未来,教师培养体系、学生学习模式一定会发生很大变化。”这是数学老师钱怡使用AI辅助教学一个多月后的感想。
拥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钱怡自嘲有职业倦怠,但内心紧跟时代、主动学习的劲头十足。最初面对AI界面,她一脸茫然,“我甚至问它,怎么用你上课?”钱怡笑着回忆道。
实际教学中,钱怡发现AI特别适合锻炼学生思维,尤其是举一反三。一道数学题用不同思维可得出多种解题方式,钱怡先用AI发送问卷摸底,再有针对性地提供不同解题思路,帮助学生从基础解题法向进阶法迈进。
如今,钱怡已成为AI辅助教学的忠实拥趸,能熟练运用AI分析错题数据,设计针对性教学方案,确保每个人的学习节奏。“在某种程度上,AI真正帮助老师实现了因材施教。”她评价AI是老师的“第二春”。
但AI也会有误判的时候,王睿告诉记者,有一次它将“仓鼠脸颊鼓鼓的”错认为是“仓鼠生病了”,所幸王睿及时纠正,“AI很聪明,但老师得当好守门人,在课堂上起到主导作用。”
朋友圈里,一位数学特级教师的感慨让林建锋印象深刻。该教师用几天时间想出一道数学题的17种解法,而AI仅用几十秒就给出了17种解题方式,让这位老师震惊不已。
AI不只是“鱼”,更是“渔”,它提高了捕“鱼”效率,是一根根为学生量身定制的“鱼竿”。老师要做的就是展示教学,让学生利用AI定制的“鱼竿”,钓到17种甚至更多品种的“鱼”。
学校要怎么做?
初尝AI辅助教学,海曙小学一开始就遇到了现实问题——没有适配的软件硬件。
“当时学校一共只有十几台平板电脑。”钱怡说,海曙小学立马向周边2所学校寻求帮助,借来了20多台平板电脑,又给教室增加路由器,这才解决了硬件问题。
在讲解番茄发芽实验课时,陈丁瑜希望能有一个AI实验平台,让孩子用AI辅助自主设计实验条件,并由AI生成思维导图。可是,陈丁瑜搜遍网络,也没找到相关的软件服务。
得知大家在推进AI辅助教学上遇到了困难,林建锋立马队去地处余杭的浙江数字教育港寻求教育软件公司的帮助。“我们一家一家拜访沟通,幸运地找到了合适的AI辅助教学软件。根据我们的现实需求,软件公司迭代了平台功能。”林建锋说。
除了硬件软件,教师培训同样关键。学校每周举办研讨会,一线教师分享经验,探讨AI如何融入教学。“我们不是被动接受技术,而是主动塑造它。”林建锋说。
今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要求,以教育数字化开辟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要探索数字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性教学的有效途径,主动适应学习方式变革。
“教学的第一种形态是以学生为中心,第二种是以老师为主导,第三种形态则是AI带来的混合式学习形态。”林建锋说,“为了赶教学进度,有些老师常用以自己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这在AI辅助课堂上是行不通的,学校需引导教师转变授课方式和教学模式。”
四年级学生余宸皓把学校里的AI课堂和住在农村的好友分享,他推荐朋友也用AI来学习。在余宸皓看来,AI老师不仅知识渊博,还能提供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方式。
“有了AI,城乡教育的差距会越来越小。”林建锋说,“AI遇强则强,要用好AI,老师们绝不能停下学习的脚步。”
海曙小学在AI辅助教学上的探索走在前列,得益于余杭区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近年来,我区全面推进“美好教育工程”,持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创新名校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通过“名高校挂牌”“名校领办”“名校长领衔”模式全面推进名校集团化办学。
林建锋是教育部“国培计划”名师名校长领航工程林建锋工作室主持人,2024年作为名校长被引入余杭,担任未来科技城海曙小学校长。“我们积极响应国家部署,顺应AI大潮,积极探索运用到教育上,努力做到人无我优。”林建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