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杭州市余杭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胡康赢 |
住所 | 杭州市余杭区文一西路1500号4号楼13楼 | ||
开办资金(万元) | 135.33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135.33 | 期末数(万元) | 111.77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协助制定种植业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指导种植业结构布局调整和粮油、蔬菜、水果、茶叶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负责从事种植业技术推广工作,承担农作物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应用。承担种植业技术业务指导与咨询服务、农业技术推广的合作与交流。承担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地方品种提纯复壮工作;承担对种子行业日常管理的事务性工作。落实本区救灾种子和应急种子的储备。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107620274100 | 举办单位 | 杭州市余杭区农业农村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余杭区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我单位围绕种植业领域的科技创新、规范发展和产业增效需要,认真践行了以优质稻、高产田和精准补贴相结合的粮油生产新思路,明确了以稳规模、促规范和提效益相结合的蔬菜生产新目标,开拓了以抓精品、强销售和强化托底保障相结合的水果生产销售新局面,树立了以品种保障、生产规范和提升品牌相结合的径山茶产业新意识,并在农业地方种质资源保护、救灾与安全生产用种储备等工作上进一步抓好了落实。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认真贯彻执行法律法规、机构编制规定及本单位章程规定,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推动本单位全面健康发展,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监督。坚持公益属性,践行登记的宗旨,在登记的业务范围内从事活动。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好评。2.开展的主要工作(1)协助制定种植业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指导种植业结构布局调整和粮油、蔬菜、水果、茶叶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做好各类政策兑付工作。我单位围绕种植业领域的科技创新、规范发展和产业增效需要,根据省市下达和局党委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要求,以粮油、蔬菜产业为重点,全面落实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订单良种奖励、规模种粮补贴、“菜篮子”基地补助等政策,调动种植积极性,推动全区粮油、蔬菜、水果等种植业产业发展。2024年全区落实规模种植粮油补贴、蔬菜菜篮子基地补贴、“秋淡”叶菜应急保供补贴、茶叶产业项目补贴资金资金1.5亿元。(2)负责从事种植业技术推广工作,承担农作物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应用。依托省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等科研力量,继续示范推广杂交稻精准播种机插技术等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以绿色、优质为导向,重点发展推广稻菜轮作、稻田养虾等千斤粮万元钱模式。继续大力推广浙禾香2号、嘉禾香1号、上师大19号等优质晚稻品种,提高优质稻种植比例。构建径山茶专用品种体系,申报径山3号、4号、5号新品种权的保护;培育种苗扩繁基地1个(杭州径山茶发展有限公司),完成8亩专用品种母本园的新建(黄湖云顶农庄),去年至今年4月已向9家茶企提供10万余株径山1号、2号、3号、4号的径山茶专用品种茶苗,并进行新种茶苗性状的持续观察。引进桃梨品种苏翠1号、苏翠2号、新玉、翠玉、黄脆、梦露水晶、圆梦等在径山、鸬鸟、瓶窑试种观察,引进柿子新品种太秋在瓶窑、径山、鸬鸟等地试种。(3)承担种植业技术业务指导与咨询服务、农业技术推广的合作与交流。我单位基层农业技术人员19人,深入田间地头积极开展水稻、小麦、蔬菜、水果、茶叶等生产技术服务,及时解决农户生产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同时,与浙江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杭州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开展合作交流。通过与大专院校合作,我单位多名农技专家、党员成为学校校外研究生实习指导老师。组织召开全省水稻新品种推荐会、全区粮油高产创建暨优质稻全产业链生产技术培训班、余杭区设施叶菜、黄瓜高质高效生产技术培训班暨现场观摩会等培训班15次,培训2000余人次。各业务线抢抓时间节点,分线分片开展业务指导。如针对2月份低温冻害,组织农技人员奔赴受灾茶园进行技术指导,累计服务200余人次,积极协调相关科室、保险公司与茶农,解决茶农关心的保险赔付问题,2024年茶叶低温保险投保户数1029户,投保面积33872.7亩,保费金额为1000.78万元,赔付金额为2515.91万元。(4)承担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及地方品种提纯复壮工作;承担对种子行业日常管理的事务性工作;落实本区救灾种子和应急种子的储备。严格按照省粮食种子储备的管理办法,根据我区的粮食生产和灾害特点确定储备各类和具体品种,指导种子生产、检验种子质量,检查仓储情况,完成2024年度救灾种子贮备工作。同时做好对委储单位储备种子品种、数量、质量情况的检查与抽查,确保救灾种子质量安全。(5)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在径山茶品牌建设上,一是组织参加赛事活动提升品牌价值。3月下旬开始,协同开展线上、线下联动的“天下禅茶出径山,一杯通透在人间”2024径山茶春茶季系列活动,组织区内径山茶会员单位及其他茶企参加淘宝天猫超市首届余杭径山茶线上会场、阿里园区线下展销、2024径山茶品鉴分享会现场展销及新品推介。二是积极参加龙井茶炒制大赛,并进行产品展示。3月27日,带队参加杭州市第五届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能大赛;4月2日,组织区内代表性茶企(径山茶发展有限公司、张家山茶场、九宇有机),在2024浙江省龙井茶炒制技能大赛现场进行龙井茶、新茶饮产品展示及点茶体验活动。三是组团亮相第六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5月17日至5月21日,组织区内8家茶企参加茶博会,展示展销径山茶、径山红茶、径山抹茶、龙井茶及各类茶衍生产品等全产业链茶产品,期间,余杭展馆订单数量近600单,现场交易额近60000元,意向交易额达200余万元。四是积极组织茶企参加杭州市名优茶评比。在特色水果产业上,一是指导果农积极转变销售模式,在杭州农业农村、余杭三农等公众号上发布草莓、樱桃、枇杷、蓝莓、杨梅的宣传和销售信息,助力果农进行水果品牌打造和销售工作。二是精心组织枇杷业主参加“第二届长三角地区长三角精品枇杷”评比活动,代表我区参评的业主选送的“冰蜜”枇杷获得金奖;组织葡萄业主参加“首届长三角地区长三角精品葡萄”评比活动,代表我区参评的业主选送的“巨峰”枇杷获得最佳品质奖;组织蜜梨业主参加“2024浙江好梨评比”活动中,代表我区参评的产品获得金奖1个、“优秀奖”一个;组织葡萄业主参加“2024杭州优质葡萄评比”活动中,代表余杭区参评的产品获得金奖1个、银奖2个。3.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社会效益:我单位先后组织举办径山茶春茶季系列活动、积极参加龙井茶炒制大赛,组团亮相第六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积极组织茶企参加杭州市名优茶评比,不断增强径山茶在业内的可见度和影响力,激发径山茶消费潜力,助力余杭乡村振兴。我单位在特色水果产业上组织枇杷业主参加“第二届长三角地区长三角精品枇杷”评比活动,代表我区参评的业主选送的“冰蜜”枇杷获得金奖;组织葡萄业主参加“首届长三角地区长三角精品葡萄”评比活动,代表我区参评的业主选送的“巨峰”枇杷获得最佳品质奖;组织蜜梨业主参加“2024浙江好梨评比”活动中,代表我区参评的产品获得金奖1个、“优秀奖”一个;组织葡萄业主参加“2024杭州优质葡萄评比”活动中,代表余杭区参评的产品获得金奖1个、银奖2个。(2)经济效益:在我单位的指导下,种植业发展稳中有进,整体向好。2024年,余杭区粮食总面积31万亩,粮食总产量13万吨。蔬菜播种面积21.1万亩,产量41.05万吨。水果种植面积3.32万亩,产量4.49万吨。茶叶种植面积7.15万亩,产量8907吨。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基层农业技术人才数量少,队伍力量薄弱,新鲜血液不足。 | ||
四、下一步打算 | 1、强化增产提质工作:一是落实各项扶持政策,确保补贴资金及时发放;二是推进三新技术示范试点,进一步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力度;三是出台种植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办法,建立区种质资源保护基地。2、提升农业品牌效应:一是培育规模+品质+品牌,打造余杭本地米品牌和优质稻米生产示范基地;二是组织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浙江省绿茶博览会等茶会展,不断扩大径山茶影响力。3、推进数字农业经济应用:一是完善种粮大户农技推广信息化服务;二是高质量推进“禹上蔬菜”数字化项目。4、夯实油菜产业:一是加强政策激励,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调动种植大户积极性。二是联合农机提高油菜种植、栽培、加工等环节的机械化程度,在提质增效上下作功夫,延伸产业链。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我单位于2024年5月21日任免了单位行政负责人,按《实施细则》规定于2024年6月12日办理了变更法定代表人登记。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