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浙江大学医学中心(余杭) | 法定代表人 | 夏宏光 |
住所 | 杭州市余杭区文一西路1500号2号楼212室 | ||
开办资金(万元) | 48.00 | 经费来源 | 经费自理 |
年初数(万元) | 1053.59 | 期末数(万元) | 1607.77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利用浙江大学在传感器、电子及集成、成像、影像分析处理与通讯、材料及制造等方面优势技术和人才积累,从事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研究成果和人才培养,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1100709578285 | 举办单位 | 浙江大学 |
开展业务情况 | |||
一、基本情况 |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浙江大学医学中心(余杭)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精神,深刻认识到实现人才引领驱动的关键是战略科技人才。浙江大学医学中心(余杭)充分发挥自身高能级科创平台的优势,以战略需求为导向建立健全战略人才分类培育体系、建设创新友好的人才生态。在2024年,浙江大学医学中心(余杭)完成了事业单位法人变更,顺应发展需求。 |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始终贯彻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党建与科研的深度融合浙江大学医学中心(余杭)定期组织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在科研中发动党员带头作用,在组织建设、思想教育、科研融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未来需进一步将党建成果转化为科研生产力,助力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目标的实现。(二)建立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建设创新友好的人才生态持续完善工作站管理方案,拓展引人聚才路径,浙江大学医学中心(余杭)依托科技人才培养策略面向海内外在高校人才网、余杭发布等10个平台发布人才招聘信息,并通过人才宣讲会宣介人才政策等渠道铺展人才引进工作。通过人才项目申报加速人才培育,激发人才发展活力,涵育人才发展创新生态。新增5人获得2024年75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新增4人获得2024年76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新增1人获得中国博士后科学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新A);新增11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24年浙江大学医学中心(余杭)博士后工作站以巩固现有博士后队伍为己任,开通博士后留任通道,从“人才走过来到人才留下来”转变,在不断完善公共平台设备过程中,博士后文章与成果在2024年上半年也不断产出,陆陆续续培养了数十名博士后出站,为各个单位持续输送人才,赋能产生一流的科研成果。(三)强化宣传赋能科研,抓实思想文化引领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积极提高宣传力度与频率。2024年围绕科研成果、学术活动、先进荣誉等积极对接各方媒体,多层次多角度多途径对外宣传报道,积极塑造浙江大学医学中心(余杭)的形象,积极奉献自己的力量。 |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为更好的促进成果转化,希望地方政府能够以创新创业为契机,加大对浙江大学医学中心(余杭)资助力度,共同培育双栖双创型人才,促进更多企业落户余杭。 | ||
四、下一步打算 | 2025年浙江大学医学中心(余杭)将继续加强党建引领的作用,积极号召党员将使命转化为科研的动力,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政策号召,以新型劳动者为主体,多元集成新型生产资料与资源,切实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2025年将加大力度完善成果转化的途径与方案,让新型企业先发生,再发展,进一步赋能产生一流的科研成果。 |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08月16日,完成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变更。 |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