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举行的良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良渚高质量发展要素正式发布。
会上,良渚首次对外发布了产业供楼实施办法,围绕企业需求推出四大核心举措,旨在优化产业空间供给,推动区域经济提质升级。该政策通过“空间+产业+服务”多维联动,为企业提供全要素发展支持。
良渚将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现代服务业及建筑业,打造特色产业园区;配备专业运营团队,为企业提供全周期专业化服务支持,该政策以灵活供给、培育成长为核心,采用“直接出售”或“先租后售”模式,最长为企业预留7年成长时间。
“面对‘机遇潮涌时’的有利形势,我们要信心满满看好良渚。”活动现场,在政府和企业的交流之中,这句话折射出良渚打造创新创业“好地方”的坚定决心。
数字见证良渚的崛起:2024年,良渚全年新增市场经营主体15477家,总量突破7.1万家;全年流入人口超1.2万人,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速、民间项目投资增速等核心经济指标位居余杭三大产业平台第一;“一起到良渚创业”的声音频频在社交媒体上刷屏……
解码良渚发展势能,“良渚好地方”的发展密码,蕴含在多个维度之中。
良渚区位优势突出。2024年10月,杭州市新一轮国土分区规划正式获批。该规划将良渚纳入杭州“一主六辅三城”空间格局中的六大辅城之一,良渚绕城内26平方公里更是被划定为杭州中心城区。
政策利好交汇叠加。近日,余杭深谙政策引导对区域发展的关键意义,精准施策,出台“经济高质量发展68条”,涵盖产业扶持、人才引进、创新激励等关键领域的利好政策。对于余杭区重要产业平台之一的良渚来说,这些扶持对其激发经济活力有着重要意义。
良渚创新驱动方向明确。良渚文化大走廊积极探索“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路径,与良渚“文化+科技”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良渚依托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重点打造“数字技术+文化”产业体系,加快释放乘数效应。
“好地方”承载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良渚以“向高、向新、向质、向远”的突破性实践,探索更富创意的“打开方式”。
向高端,良渚产业能级加速跃升。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杭州)落地良渚数字文化社区,打造全省唯一文化“出海”核心平台;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崛起,良渚生命科技小镇连续入选生物医药标杆园区百强。
向先进,良渚创新动能持续迸发。玉湖健康产业园等9个“工业上楼”项目将释放超500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中能建智慧能源科创城总部项目等百亿级项目签约入驻。
向远看,良渚城市品质全面提升。玉湖成功“出圈”,开园百日人流量突破239万人次;“三馆一剧”文化矩阵惊艳亮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典藏馆、“良渚记忆”展馆、施昕更纪念馆等陆续开馆,话剧《施昕更:良渚1937》精彩上演,持续擦亮文化“金名片”。
这片见证中华文明起源的土地,正以当代中国的创新叙事,书写着城市进化的新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