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 “早上刚做的蛋糕,新鲜得很。”“这是良渚咸茶,可以尝一下。”……良渚沈括广场人头攒动,文创、玩具、图书、美食等商品琳琅满目,现场叫卖声此起彼伏,孩子们纷纷化身推销员绘声绘色地向过往居民介绍商品。

“这个书法字‘吉祥’是我们自己写的,祝您吉祥如意。”良渚第一中学的一位同学兴奋地表示,“卖得很快,一下子就剩最后2张了,做公益的感觉真好!”

良渚云华幼儿园老师张倩倩带着两位小朋友出摊,她告诉记者:“这些商品是教职工的闲置物,但都是全新未拆封的,有杯子、书、运动器材等。”

仁爱公益的摊位前,市民有序排队等候理发,40岁的闻小梅自嘲可能是这个广场最年长的志愿者。“我们每个月会做五六场公益活动,我自己就是开理发店的,能用自己的专长为大家服务,我很荣幸。”闻小梅说。

活动由良渚街道社区与农村治理服务中心组织,共设15个公益摊位,抽得善款6000余元,将用于街道残疾人之家和特殊青少年家庭“微心愿”认领。

在仁和街道举办的“雷锋集市”上,辖区各中小学捐赠的文具书籍、手绘工艺品、绿植花卉等义卖品琳琅满目,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这是我们自己做的帆布包,只要5元。”带孩子来参加义卖的周弢告诉记者,“这种‘以购代捐’的方式让献爱心更接地气,希望孩子在公益活动中学会感恩。”

作为“中国好人”庞汝勋的家乡,仁和街道组建了一支宣讲团,生动讲述庞老自费创办免费图书室、用书香滋养几代学子的感人事迹。仁和小学教师徐敏敏曾是庞老的学生,她动情地说:“希望通过这场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撒奉献的种子,未来能成为像庞爷爷一样的人,让仁和成为公益热土。”

在集市的便民服务区,口腔义诊、理发、手机贴膜等十余项免费摊位前排起长队,王阿姨刚磨完剪刀,对志愿者的服务称赞连连:“能在家门口体验这么多志愿服务,真是太方便了。”

同样,藤集大草坪也是热闹非凡,五常街道南滕社区在这里组织了一场集惠民服务、文化传承与文明实践于一体的志愿集市。

现场,社区商户与青年创业群体联合设摊,涵盖文创手作、日用百货等品类,同步开展的“雷锋书签”制作活动也深受居民欢迎,亲子家庭还参与了跳绳、跨栏运球等趣味运动项目。

现场,律师团队驻点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围绕婚姻家庭、消费维权等高频问题精准答疑;志愿者则为居民提供了理发、口腔义诊等便民服务。

现场,还同步推出了“雷锋任务卡盲盒认领”,参与者完成志愿服务后即可积分兑换青年夜校课程或商户优惠权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