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杰 宋晗语) 在梦想小镇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未来科学π开幕式上,活动的聚焦点是推动梦想小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天的大会上,发布了梦想小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专项支持举措,举行新质生产力孵化器入驻仪式,启动2025天使梦想基金、余杭区AI生态基金等。一系列举措,涵盖资金扶持、政策优惠、人才保障等多个方面,助力更多优质的年轻创客在梦想小镇扎根、创业。

自2015年3月28日开园以来,梦想小镇逐步成为浙江创新创业领域“地标”,也是浙江首批命名的特色小镇之一。截至目前,这里累计集聚超3600个创业项目、2.7万余名创业人才。“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服务理念,更是成为浙江一流营商环境的代表。

此前,梦想小镇完成了从“四无粮仓”到“创业良仓”的华丽蜕变。

除了政策生态,还有创新重构的空间范式。接下来,余杭将推动梦想小镇从“空间供给”向“生态赋能”跃迁,从“企业孵化”向“产业培育”升级。

梦想从来都不仅仅是3平方公里核心区的“梦想”,更是其“有核无边、辐射带动”的发展思路所带来“打破空间”和“生态共享”。梦想小镇积极打通与周边区域在空间连通、配套共享、产业协作、政策互认、招商协同等方面的隔膜,构筑起“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三级接力体系,有效提升创业项目存活率和企业迁徙留存率。

梦想小镇还将和去年年底整体启用的“新邻居”——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寻求协同发展的机会,打造高新技术研发、孵化、产业化的创新生态链。同时,占地36亩、总投资3.6亿元的梦想小镇法国村也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园,引领小镇的国际时尚,成为科技创新与高端人才的汇聚地。

以浙大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为例,其不仅在空间坐落上与小镇唇齿相依,从内核上看,更是有着共同的精神气质。浙大总部园投用至今,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型产业领跑者和后起之秀在这里汇聚,园区累计营收超1500亿元,累计为地方贡献税收超25亿元,其中一期地块实现亩均年营收37044万元、亩均年税收超300万元。

例如从城西科创大走廊浙大成果转化基地孵化的优秀企业——全进科技,除了享受浙大总部园科技投资、宣传推广、路演培训、市场合作等一站式服务,还同步享受梦想小镇“零租金+云服务补贴”政策,研发成本降低30%,首款AI健身产品快速落地,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00%,成长为科技健身领域标杆。企业通过梦想小镇的“金钥匙培育计划”精准对接资源,成立至今累计获得超百万元融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