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丽雯) 3月1日,在杭州大会展中心,2025“起跑春天”杭州青年人才交流活动火热启幕,阿里、强脑科技等104家余杭企业向青年人才抛出“橄榄枝”,提供岗位2600余个,掀起余杭新一年招才引智的新热潮。

据悉,这是杭州市2025年“新春引才服务月”期间规模最大的一场线下人才招聘会,830家参会单位为青年人才提供了2.1万个岗位。

近期火爆出圈的“杭州六小龙”中,有4家企业来到招聘会现场,带来了AI算法工程师、机器人科学家等岗位。“‘六小龙’在我们同学圈里比肩大厂,能进一定去。”中国科学院研二赵同学期望与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工作“双向奔赴”。

作为“六小龙”之一的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前,不少青年正有序排队。该公司共推出了13个岗位,包括控制系统专家、神经科学家、机械工程师、产品经理等,薪资都非常可观。

“我是替儿子来投简历的,想了解一下‘神经科学家’这个岗位对人才有哪些要求。”强脑科技展位前,一名手持简历的家长告诉记者,他的儿子是悉尼大学硕士,对神经科学和算法很感兴趣,岗位匹配度也比较高。

在余杭特展,这里集中体现了余杭数字经济特色,获得不少求职者“还得是余杭”的赞美。

例如:特展上展示的“余才e算”,只需输入个人信息,所有政策都会自动匹配,为求职者量身定制专属的人才服务方案,一眼就能看明白获得的补贴与福利。

再如:“1号求职机”,可以帮助求职者精准筛选岗位需求,快速搜索合适职位,“刷脸”生成求职简历。

此外,还有AI面试魔镜、AI模拟沙盘等,能帮助求职者了解自身职业性格,锻炼面试能力。在VR体验区,Rokid智能眼镜等数智“黑科技”让求职者从另一个角度感受“浙江经济第一区”的创新魅力。

作为余杭线下高质量青年兴趣社区,“青松有余”也来到招聘会,现场设置了墙来啦、WLB大挑战等活动,向求职者发起招募。“我们希望通过趣缘交友,发现青年同类,发展副业经济空间,孵化青年社团,寻找‘线下真实的陪伴感’。”展位负责人说。

记者在招聘信息中看到,各类科研院所、新研机构对高层次、高学历人才也有较大的需求。北航创研院、良渚实验室等用人单位面向博士推出相关岗位近千个,其中进站博士后岗位376个。

活动现场,还进行了余杭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推介,人工智能赛道的青年创新单元代表——深涌智能创始人兼CEO黄可铖现身说法,讲述他在余杭的创业经历。

从落实杭州市“青荷8条”,到推出“青才来余10条”,再到迭代升级产业政策“黄金68条”、人才政策“黄金20条”……近年来,余杭不断完善服务青年人才举措、提升服务效能,着力打造青年人才向往的梦想之城。

百花竞放才能花香满园。接下来,余杭将深化“好阳光、真雨露、心相印”人才服务新实践,与青年人才一道奔向春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