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凌怡 郑锋龙 任真) 高铁速度遇上人才热度,余杭新春招聘会“热力值”不断上升。昨日下午,“海创未来 才汇余杭”2025年余杭区新春综合类人才交流大会在杭州西站拉开帷幕,现场热烈。

200多家单位、5000多个岗位

开启春天第一趟“聚才快车”

此次大会招聘规模大、联动区域广,吸引了1家鲲鹏企业、19家上市企业、20家专精特新企业等200多家单位参与,提供5000余个优质岗位,还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全国高校共同参与。在杭企业更是“明星”阵容:阿里巴巴淘天集团、良渚实验室、炬华科技、微泰医疗、双枪科技、华正新材料、华是科技、千年舟、厚达智能、申昊科技、鸿星科技等。活动持续了半天,现场共收到简历9200余份,初步达成意向3500余人。

用人单位:求职者素质普遍高

求职者:期待留在杭州

招聘会开始不久,各家企业的展位前就人头攒动,排起了长队。“不到一小时,就已经收到了五十余份简历。求职者的素质普遍很高。”浙江厚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主管曹朋英表示,“公司推出了40多个岗位,其中机械、电气自动化、软件等技术研发岗位的需求最高。”

陈仁杰来自浙江农林大学即将完成硕士学业,在双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前,他与负责招聘的主管交流了好一会。“我是竹材研究专业,跟双枪企业经营方向非常对口,余杭是一个具有很多发展可能性的地方,我会全力争取留在这儿。”

现场,在杭科研院校也对各类人才求贤若渴。良渚实验室推出了博士后和研究员两类岗位,吸引了不少求职者的目光。“这样一个大型线下平台,不仅能让我们接触到杭州或省内的优秀人才,也能与来自全国高校的优秀人才面对面交流,提高招聘质量与效率。”良渚实验室人力资源工作人员说。

高校组团齐聚余杭

助力学子寻梦

“海创未来 才汇余杭”2025年余杭区新春综合类人才交流大会上,余杭启动“青才来余”高校余杭日,为青年人才提供更优质的政策和更贴心的服务,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选择余杭、扎根余杭,来余杭、见未来,在余杭、创未来,延伸出更多与余杭的“缘分”。

活动当天,来自上海、南京等30多所高校师生来到杭州西站参加招聘会,巢凝静是其中一位。“把招聘会开在高铁站真的是一个很‘天才’的想法,我都还没出这个车站,就能与心仪的企业HR面对面交流。”巢凝静是南京大学人工智能专业研究生,她希望毕业后能有机会来余杭实习工作,拿到阿里巴巴淘天集团的offer。

“一大批清华毕业生选择到余杭就业发展,充分体现了余杭强大的就业吸引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清华大学学生职业发展中心杨广进表示,“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余杭的人才合作力度,鼓励和支持更多清华毕业生关注余杭、选择余杭、建设余杭。”

据悉,高校师生在招聘会后还将参加“漫游余杭City walk”,参观未来科技城规划馆、淘天集团、良渚博物院等,实地感受余杭的创业创新氛围。

西站变身“人才枢纽”

一场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这样的“不出站”大型人才交流活动,在杭州西站枢纽已是第三年举办。余杭创新将交通枢纽与人才枢纽有机融合,高站位高起点打造“永不落幕的人才枢纽”,将源源不断的人才“请进来”。

西站为求职者提供方便,不仅让招聘会“不出站”就能完成,还通过科技手段大幅提升了求职效率。

AI面试、1号职场求职机、扶摇职上、Rokid……现场互动体验区的未来感、科技感,也给应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1号求职机扫脸成功后,系统生成基本简历,替代了传统的简历投递方法,非常便利高效。”求职者蒋欣宇感叹道,这种高效的政务服务让她对扎根余杭更坚定了。

“将交通枢纽与人才枢纽有机结合,开展系列‘不出站招聘’活动,是连接余杭与青年人才的关键桥梁,吸纳优秀青年才俊、充实区域人才储备的重要渠道,也是余杭向青年人才发出的一次诚挚邀请。”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下一步,余杭将继续深耕“海创未来”人才品牌,进一步集聚高水平创新人才、青年人才、技能人才、产业人才、特色紧缺人才等,一体推进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优化升级,力争到2027年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8000人以上,技能人才26万人以上,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60万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