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赣鹰) 近日,记者从杭州加速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已在国内率先完成显示驱动芯片行业最高标准高速数据接口测试技术研发。这正是余杭半导体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加速科技还和相关单位合作搭建共享型产学研融合协同育人平台——杭州集成电路创新中心,面向本地集成电路测试紧缺技术方向开展集成电路工程师培训活动。公司董事长邬刚表示,从底层架构到硬件板卡,再到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多年来不断精研半导体测试核心关键技术,助力开拓集成电路测试发展“芯局面”。
在人工智能、5G通信、汽车电子等多个“热点”协同推动下,越来越多像加速科技这样的半导体企业在余杭快速成长壮大。
杭州地芯科技有限公司最近发布新一代“地芯云腾”MMMB PA-GC0633以及全新高端模拟射频芯片矩阵;总投资20亿元的禹创半导体显示驱动芯片项目(新型Mini LED/Micro LED模组生产基地项目)顺利落地;浙江晶能微电子有限公司仅用13个月时间就完成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产线建设……余杭半导体产业的创新图谱不断清晰,正成为长三角打造世界级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重要支点。
一直以来,余杭区依托数字经济先发优势,锻强半导体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点布局芯片设计、先进封装等环节,助力民族工业加速“芯突破”。之江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携手攻关研发存算一体芯片,在芯片的器件工艺、架构设计到算法应用等方面都实现了变革性创新,计算单元规模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之江实验室还突破了双光子光刻技术瓶颈,为光电芯片封装架构开辟新路。在北航杭州国际校园(北航中法航空学院),微纳科学与分析测试协同创新中心和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也已建成启用,将着力打造以自旋芯片为特色的国产全流程8英寸微纳加工及分析测试公共平台。
此外,在余杭区为环之江实验室创新生态圈量身定制的“1+2+N”产业培育体系中,半导体产业被视为算力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智能计算为核心领域,以AI芯片+大模型为重点支撑,这一产业培育体系将充分发挥创新平台、龙头企业的集聚带动作用,以优质算力普惠供给为基础、以模型即服务模式变革为关键、以场景应用为牵引,助力浙江“算力强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