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凌怡 郑锋龙)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稳岗就业,新增高技能人才3100人以上”是余杭区2024年度十项民生实事之一。
为此,余杭区持续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聚焦技能型社会建设和技能人才队伍打造,不断深化技能培育基础体系、技能培育供给体系、领军选优体系、技能创富体系和技能生态体系的“五位一体”建设,促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数据显示,2024年,余杭新增高技能人才1.37万人,超额完成目标计划342%,交出了一份“稳就业、促共富”的亮眼答卷。
为多元化人才打造“强磁场”
“AI时代,无论身处哪个岗位,数据技能都显得十分重要。”轩之曾经是一名机器人研发者,在看到人工智能带来便利的同时,他也看到了其中蕴藏的机遇。
去年,轩之通过“一试双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跨界成为一名商务数据分析师,目前就职于一家数据咨询公司,薪资上涨了50%。
像轩之这样“跨界转型”的人才故事,正是余杭稳岗就业工作的生动注脚。近年来,余杭积极培育新职业、新就业形态,积极探索开展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通过“一试双证”模式,实现国家职业标准与企业人才标准的互通、互认。
“技能人才通过在人社部门备案的有关行业和企业组织的考核,可同时获得行业认定证书和人社部门认定的技能等级证书,有助于个人技能水平提升,进一步畅通未来职业发展通道,也为余杭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注入新活力。”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瓴羊,作为阿里巴巴全资子公司,是浙江省“一试双证”的试点企业。“在人社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我们积极探索‘一试双证’多元化人才评价模式,为人工智能训练师、商务数据分析师等新职业人才的就业提供来自阿里的‘认证’,也为他们带来了技能补贴、积分落户加分等政策福利。”瓴羊数智人才发展中心总监蔡鹏说,目前已有3000余人通过“一试双证”,未来该公司将继续发挥数字行业优质企业人才培养评价的主体作用,助力企业数字化人才的选用育留,为余杭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让就业有“术”致富有“路”
“腕部用力,手要放松,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帮助抬腿时要慢慢地放,充分考虑患者的术后舒适感”……走进喜爱宝职业培训学校的护工实操教室,10余名学员正两两结对进行实操教学演练,从术后康复护理到母婴营养师理论课,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专业性、实用性。
学员刘恋来自湖北孝感,对母婴护理很感兴趣。“通过培训,我不仅提升了技能水平,还对未来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谈起参加培训班的感受,刘恋言语间满是收获的喜悦,“接下来,我打算继续学习母婴营养师、哺乳指导师等课程,希望通过相关等级认定,获得人社部门认证的证书,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增添更多可能性。”
“我们的教学内容是由合作医院‘点菜’的,紧紧围绕他们的实际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确保学员结业时的实操水平完全达到三甲医院标准。”喜爱宝职业培训学校培训师谢艳丽一边指导学员动作一边说道,“这批学员课程即将结业,他们基本已被合作医院‘预订’,可以直接就业。”
“这种培育模式实现了‘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推荐就业’全流程服务,推动技能人才高质量就业,提升职业培训就业转化率。”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余杭将围绕产业特色、技能人才等需求,深入实施“余杭匠才”培育工程,全力打造技能型社会示范区,让高质量充分就业成为劳动者致富增收的“金饭碗”,为老百姓铺就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