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伟康
比天气更澎湃的是助企服务的热情,比天气更晴朗的是民营企业家的心情。
当余杭区公安出入境、经侦、网警等职能部门组成联合服务队,将办事窗口搬进企业时,传统行政模式的时空界限被彻底打破。车管所民警在车间里办理证照,出入境人员在中控室解答政策,人才落户手续在研发中心即时办结——这种“逆向服务”不仅消解了企业办事的物理距离,更在心理层面重构了政企互动模式。
服务小分队的移动轨迹,恰如政府职能转变的具象化表达:从坐等企业上门到主动叩门问需,从机械执行流程到动态解决痛点,从各司其职到协同作战,政务服务正在突破物理空间,形成主动面向市场主体的服务闭环。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行政效率,更在深层次上优化了营商环境。
企业家对营商环境最敏锐的感知,往往在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上。比如,人才落户是否顺畅、证照办理是否高效、突发问题能否及时响应。余杭公安系统跨部门组建的服务专班,看似只是工作方式的微调,实则切中企业经营的难处与痛点。当政务服务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当政策红利从文件柜走进生产线,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降低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活力。
这种“把麻烦留给自己,把便利送给企业”的服务理念,正在重塑当今的经济地理版图。道理很简单——企业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地方发展的关键要素。在区域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营商环境已超越土地、税收等传统要素,成为吸引企业的关键变量,也成为一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未来科技城招引“杭州六小龙”之一强脑科技的故事,经过各种媒体的报道,已经被大家所熟知;市值风云创始人杨峰用“最懂企业的政府”点赞余杭营商环境,都是这种服务理念的生动注脚。
从这个角度看,一个良性循环已经打开——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既能雪中送炭,也能锦上添花,就像阳光和养分,可以提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发展信心。相应地,也可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吸引更多企业聚集,为地区发展凝聚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
当然,助企服务关键在精准,关键在出实效。否则,帮扶措施如果悬空,那企业就只能干着急。这就好比冬天烧开水,有柴却没点着火,水就烧不开。
故而,一方面要借助各类政企活动、走访调研、招商引资等机会,向企业、人才讲清、讲透政策内容,充分释放政策“含金量”,及时精准拨付惠企资金,推动更多惠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
另一方面,也要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能力本领,针对发展所需、稳定所忧、企业所盼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协调、集中攻坚,拿出硬招、实招、狠招帮助企业解决“老大难”,破解长期制约企业发展的“紧箍咒”,推动支柱产业优势再造、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当“阳光雨露”全面惠及每一类市场主体,它们的“茁壮成长”便自然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