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朱解语 通讯员 丁金冬 王昵) 近日,在乌镇景区,一名4岁男孩与观光车擦肩而过,脚踝不慎受伤,跌倒在地。刚好和家人在此游玩的余杭医生陈露萍见状,立即为受伤男孩包扎固定,并帮助他顺利送医。
趁着春节假期,陈露萍和家人前往乌镇游玩。当天下午1时,她正在户外围炉煮茶,准备于一小时后返程,却听到路边传来了响亮的哭声。
“当时,我看到一个小男孩坐在路边哭闹,旁边停着一辆观光车。”陈露萍上前询问男孩的情况,由于强烈的疼痛感,男孩哭个不停,双腿上下晃来晃去。
“别担心,我是儿科医生,放心交给我来处理。”陈露萍努力安抚受伤男孩的情绪,检查他的上肢、膝关节和小腿。
陈露萍检查发现,男孩左脚脚趾和脚背均有明显的淤青,但并未出血。结合剧烈疼痛的反应,陈露萍初步判断可能是轻度骨折。
陈露萍急中生智,用附近热心居民提供的蒸米纱布和几根柴火,搭成了临时夹板,随后,三下五除二将干净的塑料袋撕成细条,对夹板进行加固。等到救护车赶到现场接走男孩,陈露萍才放心地离开。
陈露萍今年30岁,是五常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科医生,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当我听到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大,我总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于是利用平时积累的医疗知识施以援手,这是我应该做的。” 陈露萍说,“我们经常会碰到类似情况,医务人员的心态必须沉稳,也要有相对丰富的急救知识。”
又讯 “各位旅客,2号车厢有一名乘客身体不适,现寻求在场医生帮助……”近日,杭州至郑州方向的G3110次列车上,突然传来了列车员的求救广播。
“别急,我是医生,让我看看!”余杭医生边金听到广播后,立即奔向事发车厢,向列车工作人员表明身份后,他立马俯下身,一边为老人测量血压、检查身体,一边向家属询问既往病史。
“当时老人的意识已经不太清晰了。”从他家人那里得知老人有多年高血压病史后,边金下了初步判断,“老人很可能是高血压引起心血管疾病,导致短暂晕厥,也不排除心脏供血不足的可能。”
随后,边金立刻给老人服用降压药以及预防治疗冠心病的药。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治疗,边金发现药物起效并不明显,于是他又采取了针灸救治疗法。经过治疗,老人血压总算开始缓慢下降。待老人病情基本稳定,边金建议老人在郑州出站,前往就近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边金是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医生。“当时也没考虑这么多,身为医护人员,救人是一种本能,我相信每一位医护人员遇见这种情况都会挺身而出的。”边金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