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吕洋) “这就是我们百丈的笋干,鲜嫩可口,无论是炖汤还是烧肉都特别入味!”在百丈镇的“百丈百味”共富直播间里,镇人大代表邱霞正热情地向网友们推介着这份家乡美味。
素有“竹乡”美誉的百丈镇,笋干、梅干菜、高山茶叶等土特产品质优良,却长期受困于销售渠道单一、品牌影响力弱,优质农产品“藏在深闺人未识”。一次镇人大代表联络中心站接待活动中,半山村村民老张“能不能把笋干放网上卖”的疑问打开了邱霞的思路。
为深入掌握本地农产品销售的真实状况,邱霞走访了镇内多家农业合作社与农户。她发现,不仅普通农户面临销售难题,连一些规模较大的合作社也同样陷入“有产品无销路、有品质无品牌”的困境。此外,不少农户家中还积压着大量优质农产品,“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
带着前期调研成果,邱霞向百丈镇人大提交了《关于推动数字赋能“百丈百味”的建议》,提出深耕“百丈百味”品牌,拓宽直播电商销售平台,助力百丈农产品“出圈”增收。
百丈镇人大迅速行动,联合镇农业农村办、经发办、宣传办等科室,组建了“数字助农专班”,推动“百丈百味”统一品牌标识打造、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同时,组织人大代表走访本地电商企业,积极引入专业资源,协助搭建“百丈百味”线上展销平台,并开展村民数字营销培训。
“以前咱们的笋干、梅干菜再好,也只能在镇上摆摊,现在手机一点,全国都能买到。”老张家的笋干成功上线,订单纷至沓来,连他本人都学会了操作平台系统。
此外,百丈镇人大还建立了“代表联企联户”机制,组织人大代表定期走访农业合作社和农户,跟踪销售情况、收集群众意见,及时协调解决物流成本高、包装设计落后等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围绕‘百丈百味’品牌建设,发挥人大代表职能作用,进一步助力拓展销售渠道,让大伙儿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百丈镇人大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