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讯 (通讯员 罗艺杰) 近日,东亚人类学年会的“文化日”活动举行,来自全世界12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位东亚文化研究学者走进余杭,体验径山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者们首站抵达千年古刹径山寺,开启非遗体验之旅。作为径山茶宴的文化源头,这里完整保留着宋代茶宴礼仪,成为中日茶道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在“径山茶宴文化研习”活动中,与会学者现场观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径山茶宴的完整仪轨展演,全面领略其自宋代以来传承有序的茶礼程序、仪轨规范和艺术表现。
在专业茶艺师的指导下,学者们体验调膏、击拂、添汤、献茶等点茶步骤,感受古人饮茶的艺术与哲学,纷纷感慨“这不仅仅是一种饮茶方式,更是一种生活的哲学”。
随后,学者们走进径山村,深入了解径山茶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金信的茶筅制作技艺引起了大家的兴趣。这项传统手艺,历经数百年依然在村民手中代代相传。现场,学者们与径山村职业经理人亲切交流,了解径山村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脉络。从古老的茶村到如今茶旅融合的现代化村落,径山村的变迁正是余杭非遗保护与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行程最后,学者们在径山村服务中心品鉴香茗、体验文创制作,沉浸式感受径山茶文化从保护传承到创新推广的丰硕成果。浙江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刘朝晖教授表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如何通过创新的方式得以活化传承,这种经验非常值得借鉴。”
作为东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人类学学术会议,此次东亚人类学年会选择在余杭组织文化考察,彰显了国际学术界对当地文化底蕴的认可。未来,余杭非遗将继续深化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推动更多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