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讯 (记者 徐媛 通讯员 吴雅兰) 国庆假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余杭院区的候诊大厅暖意融融——这座刚刚与市民见面的新院区通过一场大型公益线下义诊活动,用免费诊疗与贴心服务,为市民送上健康大礼。
从试运行到陆续开放门诊、急诊、病区,连日来余杭院区各项医疗工作有序开展,迎来了多项“第一”,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全新的就诊体验,更展现了新院区全面优质的诊疗服务能力。
据悉,余杭院区与杭州其他院区实行“一体化管理”,在医疗质量、服务规范及信息系统等方面实现全面协同与统一标准,确保多院区医疗服务同质化、高标准。同时,结合城西区域人口特征与未来规划,余杭院区将重点打造妇科微创、国际化产科等特色专科,在智慧医疗、日间手术、家庭产房等方面迭代创新,实现资源互补与功能协同,为不同群体提供更精准、更便捷的医疗选择。
余杭院区位于五常街道,总建筑面积约11.6万平方米,不仅拥有国际化诊疗中心,还开设妇科、产科、妇科肿瘤科、生殖内分泌科(包括男科)、计划生育科、外科(包括乳腺外科、泌尿外科、甲状腺外科)、新生儿科、中医科等门诊及病区,并配备有专业的医技辅助科室。
10月7日至21日(除周日及国际医疗门诊外),新院区开启一场大型线下义诊活动,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浙大妇院名誉院长黄荷凤领衔,汇聚了来自妇幼多亚专科的百余位名医专家,涵盖妇科、产科、生殖内分泌科、妇科肿瘤科、新生儿科、中医科等,线上共投放了近10000个免费号源。
在浙大妇院院长、生殖专家张丹主任医师的义诊诊室,“准妈妈”赵女士(化名)带来了特别的喜悦——她曾是张院长的患者,经过治疗后成功怀孕。此次她不仅前来当面报喜,还带来另一位正为生育问题困扰的朋友,“张院长,是您给了我当妈妈的机会,我相信您也一定能帮到她!”张丹亲切地接待了她们,这份源于成功与信任的口碑传递,成为义诊现场的温暖注脚。
10月8日,浙大妇院党委书记汪辉主任医师团队在余杭院区完成了一台腹腔镜下筋膜外子宫切除联合前哨淋巴结显像标记切除术。该手术为一位早期低风险子宫内膜癌患者实施,特点在于应用了“前哨淋巴结荧光显像”技术。汪辉介绍,该技术能像“导航”一样精准定位并切除关键的前哨淋巴结,从而在保证肿瘤治疗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传统淋巴结清扫范围,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体现了妇科肿瘤手术迈向精准化、个体化的趋势。
同日的余杭院区,多项复杂手术也顺利完成:胡东晓主任医师团队为一位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金杭美主任医师团队为先天性无子宫无阴道患者重建女性生理功能;汪银锋主任医师团队为一位患者同时施行全子宫切除、自体组织盆底重建术、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及阴道紧缩术;李阳主任医师完成一例子宫肌瘤合并内膜息肉的常见妇科疾病的宫腹腔镜微创手术。这些手术覆盖妇科肿瘤、生殖整复、生殖道发育异常、泌尿妇科、妇科微创等多个亚专科领域。
10月7日11时18分,一声响亮的婴啼在崭新的手术室内响起,浙大妇院余杭院区迎来了在此降生的第一个剖宫产婴儿。去年11月,产妇小雨(化名)因宫颈机能不全在浙大妇院湖滨院区接受了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顺利怀孕后,她特意选择继续在浙大妇院产检。
考虑到小雨的宫颈情况,浙大妇院副院长、余杭院区院长罗琼主任医师团队提前制定了剖宫产方案。7日中午,罗琼亲自操刀,麻醉师全程紧盯小雨的血压、心率,新生儿科医生则在旁待命,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手术过程顺利,一个体重2790克的男婴呱呱坠地,成为在余杭院区诞生的第一个宝宝。
浙大妇院余杭院区以满足妇女群体日益增长的全生命周期优质健康服务需求为己任,既对接国际前沿医疗技术,也深耕基础妇幼保健领域。据统计,余杭院区至今已完成超声检查1220多例、胎心监护509例、放射等检查269例,门诊人数近3000人次,住院人数近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