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坚 通讯员 马田园) 日前召开的全市打造更高水平创新活力之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员部署会上,作为余杭区科技成果转化标志性载体,环之江实验室创新生态圈和余杭区智能物联(人工智能)成果转化基地获正式授牌。

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核心发展主线,余杭区环之江实验室创新生态圈构建“一心一湖一路”的空间格局、打造“两大三层多群”创新生态、完善“1+2+N”产业培育体系,以之江实验室在智能计算领域“算力、模型、数据”的核心优势,着力构建以之江实验室为核心引擎的创新创业生态。

启动创建以来,该生态圈在创新策源能力提升、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成果涌现、创新要素流动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之江实验室“万卡千星”重点工程稳步推进,成功点亮浙江新型算力中心首期千卡集群、基础万卡集群,发布“三体计算星座”计划;杭州超重力场项目初步建成,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有序推进,浙大量子研究院、北航自旋芯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签约落地;中电海康集团的“陈宗年智能物联创新团队”获全省唯一浙江科技大奖,之江实验室、良渚实验室等28家单位共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33项。通过实施“玉鸟计划”等举措,该生态圈目前已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5个,其中高能级科创平台示范项目12个。

余杭区智能物联(人工智能)成果转化基地余杭区智能物联(人工智能)成果转化基地以未来科技城为核心,占地128.3平方公里,围绕智能物联产业生态圈,以人工智能产业链为核心,布局未来信息、低空经济、类脑智能、量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基地全力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示范区,引入专业化技术转移转化服务平台——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成立未来科技城科创联盟,累计为近50家企业提供一对一需求匹配服务。2024年,基地成功孵化落地优质成果转化项目65个,技术交易额突破200亿元;打造155个科创载体,拓展730万方孵化空间,累计培育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51家、众创空间35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