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丽雯 于洋) 径山茶不仅是饮品,还有食品、用品,目前径山茶已开发绿茶、红茶、抹茶及衍生产品全品系超100余种,产业链丰富……日前,2025年径山茶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举行,与会企业代表、人才与专家共同探讨径山茶产业的未来发展路径。区政协主席、区径山茶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区茶文化研究会会长沈昱,副区长吴伟强等参加。
2024年,“径山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35.69亿元,较2023年增加4.04亿元,同比增长12.8%,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品质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会上解读了《推进“三茶”统筹促进径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余杭区“径山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两份《实施意见》共有政策30条,其中包含打响茶品牌、推广茶文化、做强茶产业、提升茶科技四方面共12条举措,以及涉及茶产业链各方面的18条举措。比如:设立径山茶文化研究贡献奖、径山茶文化宣传推广奖,对取得优异成绩的给予5万到10万元奖励;参与全国重点茶产品茶事活动,对市场销售作出贡献的给予10万到100万元奖励;鼓励径山茶企加强茶叶生产、加工中突出问题的攻关,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10万到100万元奖励。
沈昱指出,“30条”政策是基于前期详尽的考察调研后制定的,涵盖了径山茶发展的全产业链,从育种、种植到加工、生产,再到品牌推广等各个方面,均有细致考量。这不仅展现了政府对径山茶发展的强有力支持,也为各方参与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新路径,在径山茶的大产业格局下,全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蕴含着发展机遇,大家要跳出传统思维框架,在“径山茶”这个大品牌的引领下,各展所长,共同把这篇文章做得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