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金一清) 近日,在余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委宣传部和杭州市历史学会主持举办杭州市历史学会沈括研究专委会、余杭区沈括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沈括研究成果展示活动,来自学术界以及有关部门等共148名人士参与活动。
会上宣读了杭州市历史学会批复,同意余杭区成立杭州市历史学会沈括研究专委会,并宣读准予成立杭州市历史学会沈括研究专委会、余杭区沈括文化研究会的行政许可决定书。大会以投票和举手表决的方式,分别通过了《沈括研究专委会规则(草案)》《沈括文化研究会章程(草案)》,并以投票方式选举产生首届理事会理事。
杭州市历史学会沈括研究专委会会长马伟忠当选余杭区沈括文化研究会会长,他说,研究沈括文化,是为了解码余杭的科创基因,阐明城西科创大走廊科创精神来源;传播沈括文化,是为了弘扬科创精神,助力余杭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新中心;开发沈括文化,是为了彰显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通过打造城市文化IP,助力余杭描绘“两廊一轴”的发展空间新格局。
现场展示了首届沈括研究学术成果。杭州市政府参事、杭州市历史学会会长徐吉军评论说,科学巨人沈括是古往今来科技人才的杰出代表,纪念研究推广沈括正当其时,成立沈括文化研究会十分必要。6位作者分享沈括文化研究成果和心得,会场内大家纷纷为研究工作建言献策。
“沈括研究还可以与文艺结合,我们支持相关机构以余杭本土文化为主题,拍摄沈括的电视剧、科技片等。”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沈括文化研究还可以应用到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建设。目的是让群众记得住沈括,闻得到乡音,看得见其容,最终打造好沈括公共文化品牌。”
沈括是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出生于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他一生致力于用科学创新精神解决研究实际问题,是一位全才式科学家,著述至少有40种,其中最突出的当属《梦溪笔谈》,内容涉及天文学、地理学、医药学、考古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大成果。沈括在国际上影响很大,被英国科技名专家李约瑟教授誉为“中国整部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在英、美、日、荷兰等国都有专门研究沈括的机构。
和沈括呼应的正是余杭的科技创新金名片。目前,我区正不断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擦亮“中国飞谷”品牌,全力建设全球创新策源地、构建创新人才蓄水池、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
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会长、十二届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周国辉说:“沈括文化研究会要把沈括的国际影响力与推动余杭建设结合起来,把沈括的创新精神与杭州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结合起来。科创,是沈括最鲜明深刻的特征,也是余杭发生跃变的密码法宝,更是引领余杭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