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朱云岚 景宇 吴怡倩) “正如繁茂森林中,既有参天大树也有矮小灌木一样,我不仅要懂得为头部企业锦上添花,更不能忘了为小微企业雪中送炭。余杭经开区的欣欣向荣离不开各类企业,唯有如此,才能构建良好的经济生态。”在8月1日浙江余杭经济开发区举行的首期青年干部论坛上,余杭经开区产业发展处叶静由衷地感慨道。
本次论坛以“奋斗青春·建功有我”为主题,汇聚了30余名青年干部参与,旨在深入推进“三支队伍”建设部署要求,提高年轻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会上,5名青年干部作为代表,立足各自岗位实际,用青春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分享了入职以来的工作心得、成长感悟及未来规划。大家各抒己见,坦诚交流,充分展现了余杭经开区年轻干部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为了打破政企之间的信息壁垒,我主动充当‘接线员’的角色。一方面,加强体系化政策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主动深入企业实地调研,仔细剖析企业遇到的难题和瓶颈,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解惑。”叶静入职一年来,已从一名“职场小白”成长为业务“小能手”,对科技创新、政策兑现、助企服务等工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余杭经开区投资促进处许郁冰刚从上海回来,回想起在沪驻点招商的日子,他说:“招商人既要经历‘不顾家’的漂泊,也要习惯一次次被拒绝,还要全面掌握余杭的家底、政策和产业链。”
在听取了青年干部的精彩发言后,余杭经开区管委会两位分管领导也相继进行分享,他们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与年轻干部交流一路走来坚守初心、接续奋斗的感悟。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余杭经开区始终将高素质干部、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以及高素养劳动者“三支队伍”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在培养年轻干部方面,余杭经开区以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赋能智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年轻干部搭建起一个学习、交流、展示、共享的平台。今年7月,余杭经开区创新性开设“领航经英”干部成长学院,每月开展两次“领航经英”培训,通过理论赋能、业务培训、“打擂”交流等形式,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
在留用人才方面,余杭经开区以营商环境优化为契机,迭代升级产业新政“黄金68条”和人才新政“黄金20条”等政策,深化人才服务增值化改革,持续打响“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的营商环境品牌。
“青年正处在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的年纪,正是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更需要一个成长的平台和载体。余杭经开区始终致力于给青年干部创造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真抓实干中练出真才实学,把个人追求融入余杭经开区的发展建设中。”余杭经开区管委会相关领导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