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唐娇 记者 朱筱) 对于很多新能源车主来说,出行时难以避免“里程焦虑”“续航焦虑”,特别是准备去乡村小镇时,有没有充电桩是值得担忧的问题。
在径山镇,开车来玩的游客则完全不用担心这一问题。近期,由余杭交投集团负责建设的两个充电基础设施示范项目——大径山旅游集散中心和径山寺桐桥停车场项目投入使用。至此,径山镇初步形成了8座充电站、75个充电桩的充电网络。
“充电桩全镇全覆盖”,这种提前布局的意识,让不少游客感到安心。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近年来,不少地方都迈出了适度超前安排充电设施的脚步。
日前,浙江省有7地入选国家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活动县乡名单,径山镇就是其中之一。径山游客的主要来源就是杭州市区及江浙沪范围内的中短途游客,自驾是其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因此充电设施是否充足,成为影响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很多开电车的游客在来之前,会提前问村里有没有充电桩。家门口的公共充电桩不仅能吸引更多游客来玩,附近村民也会更愿意购买新能源汽车。”除了开篇提到的两个示范项目正式通电,余杭交投集团之前还在径山镇其他村社完善了充电设施,使径山镇在新能源车充电设施方面“领跑”西部五镇。
充电网络不仅为撬动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后劲,而且是交通基建助民生的抓手之一。秉持着服务老百姓“最后一公里”出行的意识,余杭交投集团在公共交通建设中进行多层次、体系化的战略部署,将继续推动充电桩网络拓面,深入村社。
项目负责人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加快形成‘场景多元、快慢结合’的公共充电布局,力争在径山镇里每开半个小时车,就能到达下一个充电的地方。”
秉持为文旅消费“充电”、为交通出行“添绿”的宗旨,余杭交投集团将继续完善铺就“充电一张网”,书写民生“幸福答卷”。
下一篇:线上换线下 企业信用修复“零跑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