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记者 朱云岚 通讯员 孟莉) “禹上稻乡”项目位于余杭街道南苕溪以北,涵盖了永安、溪塔等8个村,土地面积达71.8平方公里,拥有近3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近年来,余杭街道探索出一条融合大规模流转、良法良种推广和数智化农田管理、农文旅融合、“8+1”飞地抱团发展等做法的综合路径。
永溪线连通永安村至溪塔村,对内直通“禹上稻乡”,对外连接235国道,是农产品运输的必经之路,也是游客进入“禹上稻乡”的主要道路之一。
溪塔“嗨”公园就位于永溪线和留石高架交界处。去年,溪塔村委将高架桥下的闲置空间改建成“嗨”公园,总面积近1.6万平方米,配备五人制足球场、篮球场、儿童玩乐区、健身器材以及50余个停车位。
“嗨”公园与舒公塔、百年香樟等沿苕溪景点串珠成链,成为溪塔村农文旅体融合发展的“底气”之一。
如何打造具有特色的苕溪绿道,吸引前来运动的户外爱好者,是溪塔村乡村造梦师江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计划让溪塔村现有体育公园和专业运营团队合作,依托体育赛事、运动休闲吸引更多人气。
沿着永溪线往西北方向,可以来到永安村委,对面是一家面馆,名字与这片土地非常契合,叫“稻香”。老板娘李静是永安村村民,眼看着这几年村里发展得越来越好,她于今年年初开了这家面馆,经营老余杭传统面食。
“这几年村里变化可大了,来打卡游玩的游客也多了。之后我还要增加当地特色菜,把面馆改造成餐馆,让游客品尝到余杭美食。”李静告诉记者。
沿着永溪线一路向北,终点即是永安村。陈亚男是乡村造梦师团队的一员,她沿着文化礼堂、共享小院、共享菜园带记者走了一圈,介绍浑水摸鱼、听溪隐居营地等游玩项目。
陈亚男告诉记者,通过数字智慧大屏,市民可以远程管理自己认养的稻田,参与稻米全流程管理,实现24小时“云种植”。
五年前,永安村聘请了职业经理人刘松,开启了一场数字化改革,数智赋予传统农产品新的附加值。随着智慧化运营模式不断升级,永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达150.4万元,2021年达315万元,2022年达505万元,2023年达557万元,由经济薄弱村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共富村。
永溪线这条串联城市与乡村的致富路,构筑综合交错的畅达路网,成为支撑乡村振兴发展的坚强基石,承载着乡村数字文旅融合发展的美好梦想,通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