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锋龙

安全是最稳妥的幸福,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安康。

近日,区安委办发布《落实“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人人能自救、个个会逃生”宣传工作提示单》,其中提到要开展“应知应会”培训教育,组织防灾减灾“开学第一课”,进一步浓厚社会安全应急科普氛围。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行动自觉。需要我们将安全理念入脑入心,对安全更加敏感、更加敏锐;也需要我们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置能力,能“止风于萍末”,也能“挽狂澜于既倒”。

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宁可百日紧,不可一日松。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当带头抓、重点抓、当后盾、负总责。而员工则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由被动的“要我安全”转向主动的“我要安全”,高高兴兴上班来,平平安安回家去。

俗话说:应急有方,遇险不慌。前段时间,饿了么外卖员蔡光轼路遇同行车祸,血流不止,他放下手中的订单,毫不犹豫地冲上前施救。蔡光轼是“仓前小哥城市急救侠”志愿服务队成员,持有红十字救护员证书,前不久刚参加过社区组织的急救培训。

在余杭,几乎人人都做过应急培训,这样的“生命必修课”走进企业、学校、村社等,目的就是让大家都学会保护自己、救护他人。

去年,区红十字会联合区教育局对在职教职工开展的CPR+AED(心肺复苏术+除颤仪)持证培训,累计开展140余场次,8600余名教职工取得相关证书,实现了余杭区幼儿园、小学、中学全覆盖。

在安全面前,没有旁观者、局外人,全员都是责任人。筑牢安全网,功夫得下在平时。以小区消防通道为例,逃生门上的一把锁,锁住的可能就是唯一一次生存的机会;楼道内的一堆杂物,堵住的可能就是通往平安的希望;通道上的一辆车,占用的可能就是拯救生命的黄金时间。

每个家庭、每个人都要定期主动排查在电、气、火、药、房、车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教育孩子从小树立安全意识、加强自我保护,积极参加安全生产讲座、培训和演练等活动,做安全生产的明白人、家庭幸福的守护者。

让应急成就安全,让安全成为习惯,让“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成为一种行动自觉,我们的安全基础将会更加夯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