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媛 金于城) “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要开始传递好运杯咯!”瓶窑镇第一小学的资源教室内,何庆琳老师正在上一堂特殊的融合社交课。

之所以说这堂课“特殊”,是因为上课的是孤独症儿童。而陪伴他们上课的不仅有老师,还有同龄的友伴志愿者。

课上,四个孩子站成一排,手中各握一根竹签。随着何老师一声令下,第一个孩子用竹签挑起纸杯小心翼翼地传递给下一位,第二个孩子用竹签接过后,继续传递第三位……每一次成功的传递都伴随着欢呼,偶尔的失误也引来一阵欢笑。

课堂的一角,6岁的洋洋(化名)静静地坐着,他的目光追随着每一次传递,不时嘴角上扬,但又迅速收回笑容。他的小手紧紧攥着衣角,眼神中闪烁着对游戏的渴望,又夹杂着几分不安与羞涩。

“洋洋是一位孤独症儿童,不太说话,注意力容易分散。”区残联工作人员说,“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团体运动大社交课程,希望适合他。”

何为团体运动大社交课程?这是为孤独症及其他心智障碍儿童设计的系列公益关怀课程,以集体游戏的形式激发特殊儿童参与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提升能力,学会关注老师、关注同伴、模仿老师、模仿同伴。而“接力运纸杯”就是课程中的一项,旨在提升特殊儿童的共同注意和模仿能力。

“还有哪位小朋友想加入游戏呢?请举起小手吧!”在老师和同学鼓励的目光中,洋洋鼓起勇气,缓缓地举起手……

这个暑期,区残联与区教育局联合举办了“融爱余杭”暑期公益融合活动,招募了6至9岁的孤独症及其他心智障碍儿童,同时还以1:1或2:1的比例招募了正常发展的儿童作为友伴志愿者。



分享: